大学语文随堂练习答案(全) 下载本文

3. 试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从作品本身来看,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描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诗人的用意是“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诗的前一部分对玄宗的荒淫,沉湎歌舞酒色与贵妃的媚上邀宠,恃恩而骄,因此招致祸乱有所讽刺批判,后半篇则对贵妃的死,玄宗对她缠绵悱恻的相思,回宫后晚景的凄凉,以及他们天上人间生离死别的深长痛苦,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并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他们的爱情理想化,所以本诗的主题思想是复杂而矛盾的。从全篇来看,对悲剧主人公的同情成为主要倾向。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

(五)作文题

1.题目:《感恩》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2.题目:《生命的意义》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四、《金铜仙人辞汉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遣怀》 (一)填空题

1.“( ),( )。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2.李贺与( )、( )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3. 到了晚唐,随着李唐王朝走向没落,诗歌气格染上了浓厚的衰亡感伤色彩。最有成就的诗人是( )和( ),世称“小李杜”。

4.“( ),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 5.“( ),夜吟应觉月光寒。( ),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选择题

1.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

A.皮日休 B.杜荀鹤 C李贺 D.贾岛

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

A.东风无力百花残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吟应觉月光寒 D.青鸟殷勤为探看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对偶 C.双关 D.夸张 4.下面属于杜牧的作品的是( )

A.《秋声赋》 B.《阿房宫赋》 C.《上林赋》 D.《两都赋》 5.“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与诗句中典故的人物相关是( )

A.赵飞燕 B.西施 C.杨玉环 D.王昭君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后的扩号里打√或打×)

1.李贺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 )

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政治题材七律诗。( )

3.杜牧长于写七绝,可与盛唐“七绝圣手”王昌龄并肩。他的咏史怀古诗,风格俊爽高绝。写景也自然清丽,如《过故人庄》。( )

4. 李商隐的诗广采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奇伟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 )

5.《无题》诗以“无题”命题,是李商隐的创造。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寓义大都比较隐晦,内容或写爱情,或表面写爱情而别有寄托。( )

6.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以律绝见长,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 )

7. 《无题》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即春风,隐指季节;紧随着用“百花残”点出时令,是为春暮。作者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难”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

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 )

9.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熔铸着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缠绵灼热的爱情。( )

10. 《金铜仙人辞汉歌》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 )

(四)问答题

1.分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思想内容。

李贺借金铜仙人迁离长安时“潸然泪下”的历史故事,抒发自己离开京都的悲思,表达人生短暂的悲怆以及盛世难再的兴亡之感.家国之痛。李贺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垒”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2.分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的比喻与用典色。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熔铸着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缠绵灼热的爱情。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3.分析杜牧《遣怀》中“楚腰纤细掌中轻” 一句运用的典故及其用意。

(五)作文题

1.题目:《留一点时间给“思考”》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2.题目:《我看“快女”现象》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第五章 宋词

一、《虞美人》、《八声甘州》、《蝶恋花》

(一)填空题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2.“昨夜西风凋碧树。(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王国维《人间词话》)

4. 晏殊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无可奈何花落去,( )”和“梨花院落溶溶月,( )”等佳句,为千古传颂。 5. 北宋初期,词风继承( )词派的婉约绮靡而视为正宗。重要作家有晏殊、晏殊之子( )等。

(二)选择题

1.李煜在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绝命词是( )

A.《长相思》 (一重山) B.《更漏子》 (柳丝长)

C.《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D.《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2.“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词”是指( )的词

A.柳宗元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3.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句出自( )

A.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C. 柳永的《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D.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章法结构细密,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以_____见长。( )

A. 铺叙 B. 议论 C.描写 D.说明

5. 以下柳永词被苏东坡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宋赵令畴《候靖录》卷七引苏轼语)是( )

A.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C. 柳永的《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D. 柳永的《 定风波》(自春来)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后的扩号里打√或打×)

1.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

2.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 3.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用作词牌,因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李商隐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 )

4.《蝶恋花》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

5.词到柳永手上,有了第一次革新。他从都市中下层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以写男女离别相思和个人流落江湖的羁旅之愁见长。他大量创作篇幅较长、结构复杂、音调更为繁复的慢词。( )

6.“槛菊愁烟兰泣露”,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

7.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 作者的羁旅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

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

9. 李商隐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 )

10.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宋赵令畴《候靖录》卷七引苏轼语)。( )

(四)问答题

1. 分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作者通过今昔交错的对比,在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中,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无穷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从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月明中。”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都是两两对照,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无常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极为贴切,造成良好的艺术效果,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感情的力度和深度。

2.简述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分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上片中,词人是怎样表现“离恨”之苦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一首怀人之作,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全词深婉含蓄。词之上阕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阕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五)作文题

1.题目:《学业与就业》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2.题目:《网络的利与弊》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二、《定风波》、《鹊桥仙》、《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