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现状研究 下载本文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相伴出现,并且愈发严重,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环境会计的出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力度,而且对于企业来说,所披露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也为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会计信息反映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会计主体,并且是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或行动时的必需的要素。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环境问题进行核算管理,是现代会计的新兴分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是指企业行为对环境影响的信息,包括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信息以及环境污染信息。目前,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国家要求企业必须做到真实有效地向公众披露有关环境政策、目标和方案的信息、成本与收益的信息以及披露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风险。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最核心的最基础部分,对它的研究十分必要。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我国经济发展严峻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雾霾天数逐渐增多,污染程度愈发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善环境迫在眉睫。而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因此,企业及时有效的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诚实的向公众披露自身的资源利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是我国严峻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和亟需关注的内容。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2015年下半年,国家提出了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重新将绿色GDP的研究工作纳入公众视野。这就要求企业诚实的向公众披露环境信息,将自身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反映在会计算体系中,全面地反映各企业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真实状况。现代企业需要树立“绿色生产”的经营理念,将“绿色生产”贯穿于产品设计、产品开发、生产营销,这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能帮助企业履行社会环境受托责任。

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的需要。

环境会计信息类似于传统会计报表一样,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有关环境行为是如何影响其财务状况的,有关环境业绩的财务信息是如何被用来评价和管理环

境风险的,而这也正是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的问题,所以亟需被重视。通过对外披露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企业可以更加清楚直白地了解自己经营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具体产生的影响。同时,企业的利益关系人,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机构等需要根据风险、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与环保法规的一致程度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作出合适的判断决策。由此可见,环境会计信息在企业的投资决策、持续经营和业绩评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企业对外开放的客观需求。

自从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已经决定了我国推行环境会计势在必行。首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环境会计,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会计的发展。其次,在我国境内的大量外资企业也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环境会计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达到及时有效的了解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环境,将一些需要大量自然资源和可能破坏环境的工厂、项目设在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达到资源掠夺、环境剥削的目的。因此,我们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外国在华投资时真实可靠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尽最大可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最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展国外投资,急需培养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企业才能适应国际要求。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还不健全。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不完整。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方针、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并且要求企业必须及时的全面的公开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但从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情况来看,许多企业经常以保守商业秘密为借口避重就轻,使得很多重要信息并不完整和真实。而对于企业愿意并能够公开的环境信息,内容相对随意性大,实用性并不高。二是形式不规范。时至今日,我国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法律、法规仍然太少,有关的制度仍然不健全,这就导致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结果大多不规范,可操作性不高。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还不到位 。

在我国,会计界对环境会计领域还不是十分重视,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属于起步阶段,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尚不完善。从当前环境会计实务中来看,我国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缺少科学实用的核算方法和统一合理的评价标

准。例如,在进行环境测量时,如何使用货币量以及环境资产负债、成本和效益等信息核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目前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指导支撑。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会计学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较为抽象,计量标准难以统一。因此,加强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解决实务中的测量问题,避免披露的信息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觉性差。

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觉性差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者意识淡薄,对环境问题甚至是社会责任的认识与重视度不够。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避重就轻,重视企业的损益情况,忽视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候甚至因为保护环境的收益少于支出而在披露信息时候弄虚作假,不懂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自然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缺少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审计。

环境会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缺乏系统性和标准。就目前而言,我国仍然没有独立的机构对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进行审核检查。目前我国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财务收支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检查监督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而企业进行环境审计则主要审核目标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各种环保费用是否及时上交,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标等,审计内容过于简单,无法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当前,我国的审计准则和规范中,缺乏环境审计的准则和操作指南,这是我国开展环境审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企业内审机构进行环境审计是否要遵从我国法律规范对环境审计的规定,学者们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另外,审计依据的缺失使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环境业绩评价时,难度较大,易产生审计风险。 三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1.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

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所以我们需要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作用,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可以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法可依,并且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标准。所以,我国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将涉及到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这是形成统一标准的必要阶段;三是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即我们必须根据

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来设计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2. 加强对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

会计理论的研究直接影响会计实务的进行。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加强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以指导我国的企业环境会计的实践操作,并且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基本理论问题,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促进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相结合。

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是制约环境会计实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实际,加强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 3.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教育推动,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要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提高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觉性和可靠性。其次,政府要积极对社会大众进行保护环境的推广宣传活动,鼓励其加强对企业自觉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从外部督促企业自觉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4.实施并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审计工作。

及时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审计是对其质量的保障,也是一种监督手段。目前看来,尽管我国建立了相应的会计法律法规,但在企业会计实务中仍然存在虚假错报会计信息等问题。由此可见,完善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实施并加强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审计工作,参照国际统一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实情的环境审计指南,严格对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明确环境审计的具体内容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