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习题集 下载本文

C.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职称 D.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级别

27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 )属于会计违法行为。 A.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 B.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C.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D.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

273、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打击报复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 )。 A.责令期限更正B.处以罚款C.处以行政处分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74、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 A.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B.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C.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D.拘役 275、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 )。

A.《企业财务通则》 B.《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C.《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D.《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276、会计工作交接完毕后,需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的人员有( )。 A.接替人 B.监交人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移交人 三、判断题

1、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工作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

2、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也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内部牵制制度是指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的一种工作制度。( )

4、会计人员有违反《会计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5、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对外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 )

6、除更正错账以及结账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 7、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根据会计软件所提供的方法进行,不必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相符。( )

8、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可以不保管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 9、根据《会计法》规定,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财政部规定。( ) 10、被审计单位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既要区分会计责任,也要区分审计责任。( )

1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 )

12、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各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列入《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会计从业资格情况检查的内容。( )

13、未按规定使用会计人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情节和危害情况,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即可。( )

14、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必要时,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也可以将被检查单位以前会计年度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财政部门检查。( )

15、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16、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对先进会计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不属于会计人才评价的范畴。( )

第 37 页 共 203 页

17、财政部门对于被检查出来存在违反《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相关人员,有权作出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处罚。( )

18、会计人员在办理交接时对尚未登记账目的可以不登记完毕,结出余额,但必须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 19、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自学时间不少于24小时。( )

20、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

21、原始凭证数字有错,应当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并在更正处签章,以明确责任。( ) 22、凡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资料不一定要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2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具体操作的依据,其中包括了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

24、国务院财政部门可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制定并公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25、委托人对于代理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

26、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可以不由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 27、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和自律管理。( )

28、我国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与财政部门相比,在监督检查的目的、范围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 )

29、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因此它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完全不同。( )

30、违反《会计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包括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31、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就是说如果一个单位会计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单位负责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

32、会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 ) 33、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债权债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

34、因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35、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是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所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

36、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3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

38、省级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职权,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

39、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建立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 40、会计市场退出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在执业过程中有违反《会计法》、 《注册会计师法》行为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资格,强制其退出会计市场。( ) 41、内部审计与内部稽核制度都是企业会计机构内部的一种工作制度,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 42、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所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 ) 4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内部的审计人员。( ) 44、代理记账机构只需按法律规定设立即可开展代理记账业务。( )

45、社会监督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对被监督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发表意见,以提高被监督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公信力。( )

第 38 页 共 203 页

46、利用会计职务之便,触犯刑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47、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可以由各地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 48、《会计法》规定,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49、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的文字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

50、如果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因此,当发现原始凭证的内容错误时,也一定要重开。( )

51、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

52、会计资料移交后,如发现是在移交人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所发生的问题,应由原移交人员和接替人共同负责。( )

53、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应随意轮换。( ) 54、会计人员办理工作交接后,接管人员可另立账簿,不必使用移交前的账簿。( ) 55、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不属于财政部门监督的内容。( )

56、各单位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过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经办会计人员签名并盖章。( )

57、移交人对自己经办且已经移交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要承担法律责任。( ) 58、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书面决定。( )

59、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但若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则可借出。( )

60、会计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

61、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一般不再需要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

62、会计档案的其他类资料包括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而不包括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

63、会计人员所在地区财政部门应当负责组织和督促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

64、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私设会计账簿登记。( )

65、编制会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不同的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的会计报告应不同,其编制依据也不同。( )

66、财政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主要是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67、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

68、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月份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 ) 69、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 70、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对内部会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 ) 7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

72、单位人员公出借款的收据,单位在收回借款时,应当一并收回。( ) 73、企业实际发生的一切经济事项都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 )

74、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只要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就可以了。( )

7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应当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 )

第 39 页 共 203 页

76、变造会计凭证,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制的会计凭证。( ) 77、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不一定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78、只要能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可以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

79、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应由单位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 80、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都必须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

81、对于作出不予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

82、会计工作交接时,有价证券面额与发行价不一致时,按照当时实际余额交接。( ) 83、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证明文件,在本省范围内有效。( )

84、对于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持续符合相关的资格和条件,也属于会计市场运行管理的范畴。( )

85、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 ) 86、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需要通过考试取得,这是会计工作的一种准入机制。( ) 87、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可以在凭证上进行更正,但必须加盖更改人印章。( ) 88、《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 89、《会计法》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总会计师。( )

90、当记账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调动工作时,只要在账簿的登账处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字或者盖章。( )

91、登记会计账簿时发现数字错误,划去整个数字中的错误数字,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

92、根据《会计法》规定,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应当委托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 93、《会计法》所说的“会计主管人员”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计主管”或“主办会计”。( ) 94、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会计人员,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同意后可以调动或者离职。( )

95、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还必须有退货验收证明;退款时,必须取得对方的收款收据或者汇款银行的凭证,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 ) 96、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所进行的审查。( )

97、会计从业资格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 ) 98、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 99、单位和个人检举违法会计行为也是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 100、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 101、总会计师是单位领导成员,也有正副之分。( )

102、在我国,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划分会计年度,但一经采用后不得随意变动。( ) 103、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的会计业务不能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 ) 104、注册会计师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一次。( ) 105、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主要是指《会计法》。( ) 106、大型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也应设置总会计师。( )

107、经涂改的原始凭证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

108、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109、财政部门在实施会计监督中发现重大违法嫌疑时,可以向与被监督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

第 40 页 共 2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