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最全套教案[湘教版] - 图文 下载本文

地域的永恒魅力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2.地域性的材料对陶器制作的影响。3.不同地域的文化、地貌、风土人情对绘画流派的影响。4.气候、地形、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对建筑的影响。

地域是影响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认识这个因素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美术作品很有帮助。教材中从不同角度、不同美术门类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在原始社会的陶器生产方面,教材中主要分析了黑陶与山东境内的材料之间独特的对应关系。而在绘画领域中,教材对于地域性因素如何影响美术风格和流派的形成分析得比较详细,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不同地域的差异会导致不同流派的形成,比如五代时期所谓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②相近的地域由于政治与经济上的差别而产生不同的流派。比如教材中谈到的?浙派?与?吴门画派?。③不同的地理名胜也会导致画派的产生,比如?新安派?。④气候、交通、文化等因素也会对绘画流派的产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像?佛罗伦萨画派?以及?威尼斯画派?就是如此。

在建筑方面,教材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在住宅建筑方面,教材主要分析了中国的实例。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由于不同的气候、地形和各民族传统的差异产生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住宅建筑。在这方面教材主要分析了北方住宅、南方住宅、闽、粤等地区的住宅形式并列举了大量的图片。②在宗教建筑方面,教材分析了中国的寺庙、欧洲的教堂以及伊斯兰教建筑等的特点。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绘画流派和建筑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 2. 使学生了解在绘画、建筑等领域由于地域因素而产生的一些流派和教有代表性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

1. 教师采用比较式鉴赏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

2. 请学生对自己生活地区的建筑以及其他的美术形式进行一个调查,了解或者分析它们与地域文化之

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问题研究的开展,锻炼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研究和讨论来理解课本内容,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

自觉品质。

教学重点:

1. 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绘画流派和建筑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 2. 了解在绘画、建筑等领域由于地域因素而产生的一些流派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难点:

地域性因素是如何影响美术流派、建筑风格的。

41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播发工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 导入:

教师播放两段由于地域差异而造成风格不同的音乐。 提问:为什么这两段音乐会有这样的风格差异?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二者的不同是由于一些地域性因素的差别造成的。 2.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在建筑方面会不会存在受地域性因素影响的现象?它会在那些方面体现出来?

学生阅读教材95页中关于中国古代的住宅建筑如何受地域性因素影响的内容,并且进行分类总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北方因为日照时间短,所以住宅需要较多的阳光;南方雨水多,所以注重防雨;福建的圆形土楼主要为客家人修建的,有防御外人侵扰的功能。云南的竹楼,因为那里的竹子多,且需要防潮。

出示北京四合院的图片

教师讲解: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代表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树户、十几户合局,形成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文化传统、邻里关系融恰的居住环境。

出示客家土楼的图片

教师讲解:客家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方形、五角形等,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称之为圆楼、圆寨。土楼属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造型大,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出示云南傣族竹楼的图片

竹楼一般由前面一座北向矩形平面的干栏和紧接其后的横向平房组成。整个竹楼架空在数根高约两米半的直柱上,木柱周围全无遮拦,整个底层宽敞透气,用于屯粮圈畜。

出示羌族碉楼的图片

教师讲解: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羌族居民用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三于米。不漏雨雪,冬暖夏凉。

出示徽州建筑的图片

教师讲解: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从而开始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在外部造型

42

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居民墙头与天空的轮廓,体现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与天人之间的和谐。

出示系列平陆地窨院的图片

教师讲解:地窨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约十多米,起建造方法是,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山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

出示哈尼族蘑菇房的图片

教师讲解:远古时候,哈尼人住在山洞里,山高路远,出门劳作不便。后来他们迁徙时,看见满山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不怕雨打,还能让小蚂蚁在下面做窝嬉戏,他们就盖起了蘑菇房。蘑菇房东暖夏凉,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低层关牛马放农具;中间用木版铺设;顶层用泥土覆盖,能放火有可堆放物品。

讨论:

学生见过的建筑中,哪些能够体现出地域性因素的影响?可以从教材的其他章节来寻找资料或者讲述自己的各种见闻,比如旅游所见,或电影、电视、报纸上见到的作品。并且最好能够分析一下这些作品具体是受哪些地域因素影响。

请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宗教建筑如何受地域性因素影响的内容,并且进行分类总结。

教师总结:基督教向往天国,所以尽量把教堂建的很高;泰姬陵四周的四个立柱是沿用伊斯兰清真寺的形制;祈年殿是祭天的,用平面布局上可以看到四周的方形和中间的圆形组合,表示?天圆地方?。 这些建筑是一定宗教观念和本土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出示科隆大教堂的图片

教师讲解: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它与巴黎圣母院和罗马圣彼德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教堂,主体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教堂内部装饰也很讲究。玻璃窗上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图画,图画上是圣经故事。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故事。

出示泰姬陵的图片

教师讲解: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

出示祈年殿(天坛)图片: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各种坛的建筑形制各有不同,天坛的主体建筑采用圆形,源于?天圆地方?之说。祈年殿的前身是天地合祭的大祀殿。嘉靖十九年在大祀殿原址建成大享殿(即祈年殿),用于祈谷。

欣赏有关悉尼歌剧院的视频 3. 结束语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法和发音。同样,不同地域也有构建自己居住环境的语言,甚至还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每一种语言与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43

第7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教学目标

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西方美术史上审美风气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取向;美术家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审美观念之间不断塑造、调整、选择、更新的关系;培养开放、多元的审美心态,学会尊重不同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审美风尚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有所侧重。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主要运用对比的办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材图片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A、利用不同年代《霍元甲》的音乐导入

B、出示图片:中山装、军装、西服、牛仔服、休闲装。

1.提问,举手回答:你喜欢哪一种服装?如果你穿,会选哪一种? (4~6个学生回答。) 2.根据情况进一步提问: a.为什么喜欢?

b.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中山装?

c.你觉得现在的人(或你的父辈、祖父辈)会选哪一种?为什么?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