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地理同步授课练习2.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中图版必修2) 下载本文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1~2题。

1.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寒冷 B.干旱 C.地势高 D.雾多

解析: 黄土高原上因黄土有较强的直立性,所以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性开挖了一个个的窑洞作为住房,如丁图所示。房屋屋顶的形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甲图中的房屋为平顶,这主要是与其自然环境中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这一特征相适应的。 答案: 1.D 2.B

(2010年杭州高一质检)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 4.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解析: 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

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

答案: 3.A 4.C

着力挖掘,营造城市特色,追求特色之美,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特色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均高于一般城市。塑造城市特色是对城市的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7.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世界上大致形成了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宗教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5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下列属于文化型城市的是( )

A.苏黎世、香港 B.布鲁塞尔、火奴鲁鲁 C.威尼斯、戛纳 D.威尼斯、日内瓦

解析: 第5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第6题,西安的风格古朴,苏杭的风格灵秀,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风格神秘。第7题,政治型城市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瑞士的日内瓦等;经济型城市如苏黎世、香港等;文化型城市如威尼斯、戛纳等;宗教型城市如耶路撒冷、麦加等;旅游型城市如火奴鲁鲁、桂林、北戴河等。答案: 5.A 6.A 7.C

读下图,完成8~10题。

8.下列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列正确的是( ) A.城市产业结构——城市职能——城市空间结构 B.城市职能——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结构 C.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职能 D.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

9.该城市的主导产业应是( ) A.高新技术 B.现代金融 C.现代物流 D.制造业 10.图中所示的城市职能类型主要是( ) A.矿业城市 B.铁路枢纽 C.行政中心 D.港口城市

解析: 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职能,而城市的职能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该城市以港区为中心,故其主导产业应是现代物流。该城市显然是在港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其主要职能是港口城市。 答案: 8.A 9.C 10.D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 1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

解析: 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 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答案: 11.B 12.D

13.考虑我国黄淮海地区的自然条件,该区民居最佳的建筑形式和选址是图中的( )

解析: 黄淮海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民居屋顶以平顶为主;又因旱涝严重,房屋多建于地势较高处。

答案: A 二、综合题

14.下图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理想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建设和发展________,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

(2)此图所示的城市绿地系统,有利于________化的形成。图中楔形绿地的优点是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入城市;环状绿地的优点是便于________,而且对城市景观有一定的装饰性。

(3)以图示方式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能使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环境协调统一起来。 (4)中国古代以杭州为典型代表的“山水城市”是早期生态理论萌芽应用于城市建设的体现,其受影响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天人合一 C.辩证统一 D.形而上学

解析: 建设生态城市、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的自然美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解答本题应紧扣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这一主线,分析该城市绿地的特点和优势。 答案: (1)生态城市

(2)城乡一体 清风、新鲜空气、远山近水 市民到达 (3)人工 自然 (4)B

15.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2)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岭南文化?

(3)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解析: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趟拢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西关大屋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农业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答案: (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兼容性;商业文化。

(3)多代同堂(或多子多福),以显家族之兴旺(人丁兴旺)。会促进人口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