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 下载本文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CH3CHO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为CH3COOH。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C试剂是________,砖红色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B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3)④和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分别为: ④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 _________。

(4)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________(填“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E,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若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新制Cu(OH)2悬浊液 ③BaCl2溶液 ④碘水

(5)在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某同学的操作如下: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其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蔗糖尚未水解

b.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c.加热时间不够

d.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液无法中和稀硫酸

【答案】CH2OH(CHOH)4CHO 新制Cu(OH)2悬浊液 Cu2O 中和稀硫酸 2CH3CH2OH

Cu垐???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噲+O2???CH3COOCH2CH3+加热H2O 酯化反应 部分水解 不能 I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①②④ d 【解析】 【详解】

(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后才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 CH2OH(CHOH)4CHO;新制Cu(OH)2悬浊液;Cu2O; (2)淀粉水解后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H2SO4,故答案为:中和稀硫酸;

(3)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CO2,D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醛被氧化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答案为:2CH3CH2OH+

Cu垐???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H2OH+CH3COOH噲O2???CH3COOCH2CH3+加热H2O;酯化反应;

(4)淀粉如果部分水解,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部分水解。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E,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因为I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若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需要先加NaOH溶液中和原溶液,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 ,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的检验时,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若显蓝色,说明有淀粉剩余。故答案为:部分水解;不能; I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①②④;

(5)在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检验水解产物前必须加碱来中和酸。故答案为:d; 【点睛】

淀粉水解情况有三种:如果未发生水解,则溶液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如果部分水解,则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如果已完全水解,则遇碘水不显蓝色。操作过程有两点注意事项:①检验水解产物前必须加碱来中和酸。②淀粉的检验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

2.已知:A、B是两种单烯烃,A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B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其中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而B有两个;②烯烃复分解反应可表示为R1CH=CHR2+R1’CH=CHR2’

R1CH=CHR1’+R2CH=CHR2’。

请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反应③的反应条件为___。 (2)当

___、___、__。

(3)聚异戊二烯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其中天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则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C的结构简式为___。

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加成反应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CH3CH=CHCH3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图及信息R1CH=CHR2+R1’CH=CHR2’

2

R1CH=CHR1’+R2CH=CHR2’,可逆推出A为

,B为CH3CH=CHCH3;二者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生成二个分子的

;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反应③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答案为:加成反应;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2)

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可以发生1,2-加成,生成物

的结构简式为、,也可以发生1,4-加成,生成物

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

(3)反式聚异戊二烯是异戊二烯发生1,4-加成,形成新的碳碳双键处于链节主链中,碳碳双键连接的相同基团处于双键异侧,故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

(4)反应①为和CH3CH=CHCH3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H3CH=CHCH3 2 。答案为:

+CH3CH=CHCH3

(5)

2

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C,则C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

【点睛】

当烯烃的双键碳原子所连的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烯烃存在顺反异构。反式异构体中的原子排列比较对称,分子能规则地排入晶体结构中,其分子所构成的晶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

3.含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按照我国实施的羽绒服新国标,羽绒服的含绒量要在50%以上,一些不法厂家填充“飞丝”或“人造羊毛来假冒羽绒,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飞丝”由鸭毛、鹅毛甚至鸡毛经粉碎而成,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通过灼烧的方法可鉴别羽绒服中填充的是鸭绒还是飞丝 B.将人造羊毛和棉花进行混纺可提高纤维的性能 C.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D.鸭绒、蚕丝、人造羊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Ⅱ.合成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很多,如以乙炔为原料,其合成过程如下: CH≡CH+HCN

CH2=CHCN

聚丙烯腈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答案】B 加成反应 nCH2=CHCN

加聚反应

)反应得到一种优良的塑料,该塑

(或)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