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下载本文

三、学唱歌曲

〈1〉放录音,听范唱

〈2〉跟录音,唱歌词(因前面作了大量的铺垫工作,相信这个环节比较容易完成。)

〈3〉歌曲处理,同时附带讲关于进行曲的小知识,让学生很好地对进行曲有所了解,并能初步地掌握。

四、音乐游戏

大鼓:X X | X X | XX 0 | X 0 | 小鼓:X XX X XX |X XX X XX | XX XXXX |X 0 XXXX | 五、总结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认识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教学重难点: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热身游戏:找伙伴 2、节奏游戏:找朋友 3、新歌教学。 欣赏《手拉手》 分小组分角色读词。

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读准附点歌词)

认识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 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

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精神饱满地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体验进行曲特点。 2、能随音乐行进并做出作队形的变化。在活动过程中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3、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至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具准备:录音机、钢琴、教学磁带、歌曲谱例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活动(学生在教室列队,三名学生分别担任出旗手、护旗手)。

(1)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播放)《出旗曲》,中队长点名汇报人数,音乐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并宣布活动开始)。

(2)中队长:全班齐唱《中国少先队队歌》(唱完后坐下)

(3)主持人:同学们能听出《出旗曲》里有哪些乐器吗?(小号、大鼓、小鼓等)

(4)主持人:请老师对同学们的即兴演奏进行评点。 (5)教师给予评价与鼓励。 2、展开活动。

(1)主持人:刚才老师说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鼓手,那大家想不想听听唱唱小鼓手的歌曲呢?

(2)主持人:请老师和我们共同来唱唱、奏奏、踏踏、表现这首小鼓手的进行曲,好吗?(生鼓掌,教师参与指导)。

(3)随《小鼓手进行曲》敲一敲,走一走,感受体验坚定有力的旋律,进一步体验进行曲风格。

(4)主持人:每一位少先队员都会因为胸前的领巾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童声齐唱《红领巾的世界》,欣赏是可随乐曲敲敲(积木凳)鼓,表现出强弱。

(5)齐欣赏《红领巾的世界》。

(6)主持人:红领巾的世界多么灿烂,天天向上让那信念树起来,星星火炬让那理想放光彩,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让我们再次唱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唱出我们的信心、决心。

(7)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拓展活动。

第五单元 金孔雀轻轻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⒉欣赏《金扁担》,让学生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意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

⒊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学唱《铃铛舞》,抒发苗家儿童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⒈感受《苗岭的早晨》、《金扁担》的音乐风格 ⒉多种乐器奏《铃铛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钢琴弹奏《金孔雀轻轻跳》,生律动进教室。 (二)音乐欣赏《苗岭的早晨》 ⒈口笛 ⒉介绍乐曲

⒊分乐段听口笛《苗岭的早晨》 ⒋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⒌关于音色听音乐辨音色,用直线连一连 ⒍吹一吹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喜欢用树叶吹出动听的声音。请你也在身边找一找能吹响的东西,试着吹一吹。

(三)音乐欣赏《金扁担》 (四)歌曲:《铃铛舞》 (五)师生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侗家娃娃幸福多》。

2、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感受侗族音乐、体验侗族音乐

教学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衬词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侗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⑴学生拍手

⑵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导入引趣:

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我国的西南地区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三)激趣体验:

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侗族做客。 ⒉初步感受歌曲:《侗家娃娃幸福多》 ⒊初步体验歌曲: ⒋深入体验歌曲: ⒌情感激发:

⒍小结:踏着歌声,告别侗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评价小结:

第六单元 我们的村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要求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有弹性的气息支持来歌唱,歌颂今天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认识断音和连音的唱法和区别。做到断言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时,能用清楚的声音唱出连音和断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上一单元的少数民族的歌曲引出我们家乡的歌曲。学生听赏《全都认识我》,让学生说说知道的乡村中的一些声音,并且能学一学。

2、学生讨论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探索发现

1、观看图画,听赏歌曲。

观看家乡谷堆如山的图画和听赏完歌曲后讨论。

问:歌曲表现了什么事情?歌曲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听歌曲,理解音乐。 (1)再复听歌曲后讨论。

问:这首歌曲哪个地方唱得很欢快?歌曲中怎样唱才能表现很欢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歌曲《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认识到学生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热情。

2、通过学唱《八只小鹅》,学生掌握简单的二声部伴唱方法。 3、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鹅”的可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乡村中的小鸡引出歌曲《我的小鸡》。

2、听赏《我的小鸡》,教师启发学生知道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热情。

3、师:“小鸡”高兴了,小鹅可不高兴了:“还有我呢!!!”引出新歌《八只小鹅》。

二、新歌教学:

1、听录音,感受整首歌曲的情绪,体会小鹅有节奏的摇摆身体的可爱形象。(出示幻灯或者图片)

2、跟音乐学一学小鹅的动作 3、出示课题与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