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 - 4 下载本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要素分析:用“想乘法算式”找因数时要强调“头尾一一对应”,这样才能有序。 教学策略:

1、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 如:24=1×24=2×12=3×8=4×6,

所以24的全部因数:1、2、3、4、6、8、12、24。

2、渗透“有序思考,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全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如:24的全部因数:1、2、3、4、6、8、12、24。一头一尾对应,1和24对应,2和12对应,3和8对应,两个数越来越接近,到4和6,4和6中间是5,5不是24的因数,这样就可以确定把24的全部因数找齐了。

与其他重点的联系:为以后学习公因数作铺垫,也是学习质数、合数的基础。

错例的采集:(1)、24的全部因数:1、2、3、8、12、24

错因分析:没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导致因数没找齐。

解决策略:教学中要给学生渗透有序和对应。

错例的采集:(2)、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错因分析:错误的认为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忽视了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

解决策略:在教学中要多强调两个数的积不一定大于这两个数,可以多用举例。如1×36=36 1×7=7 。。。。。。 练习题分析: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作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渗透公因数的意识)

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但至少要有两个盒子,所以应有9种装法。 37只有2个因数,只有1种装法。

第5课时 《找质数》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应用找因数的方法,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100以内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要素分析:1、熟悉20以内的质数。

2、加强学生对2、5、3倍数的特征训练,熟练判断。 与其他重点的联系:是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错例的采集:(1)51,91,33,27都是质数。

错因分析:定势思维, 认为个位只要是1,3,7,9的数都是质数,如11,13,17,19,41。。。。。。。

解决策略: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判断,并且在教学中要重点强调51的因数除了1和51外还有17和3,91的因数除了1和91外还有13和7。 错例的采集:(2)1也是质数。

错因分析:认为只要是奇数就都是质数。

解决策略:通过找因数的方法来判断。因为1的因数只有一个, 质数要两个, 合数要两个以上

第2题

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第(1)、(2)小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1和5这两列中,这时,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这二列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因为2、4、6三列除2以外,其他的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至少有“2”这个因数,就不是质数。第3列除3以外都是3的倍数,这些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至少有“3”这个因数,也就不是质数。第(3)小题,不作全面要求,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这个结论是对的,主要理由是: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余数是0,2,4的数,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余数是3的数,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第6课时 《 练习一》

第1题

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倍数,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15最大的因数是几,15最小的倍数是几。

第2题

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然后,再回答问题。答案:这个数有四种可能:9、18、27、54,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所有学生把四种全部找出来。 第3题

主要要引导学生交流一下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分层次进行,可以先填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 第4题

本题是对本单元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第1题结论是5,第2题结论是13和2,第3题的结论是36或92。 第5题

先让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并交流是如何思考的,一般可以从每盒瓶数是不是90的因数考虑,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6、5、3都是90的因数,能正好装完,8不是90的因数,不能正好装完。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90还有哪些因数,同时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如每盒2瓶,9瓶,10瓶等都较合理,每盒90瓶就不太合理。 第6题

本题为思考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研究“三个连续自然数组成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的规律。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3的倍数自主探索,交流研究结果,最后得出结论。

第7课时 《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使学生发现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2、让学生明白变化前的原始状态是怎样的。 教学难点:应用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要素分析:1、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事物的原始状态。 2、让学生明白奇偶相替。

教学策略:运用列表,画图等方法来发现规律。

错例的采集:一天晚上,淘气在家做作业,突然停电了,淘气按了11次开关,他说等到来电时,灯就亮

着了。

错因分析:没弄清停电前灯的状态是开还是关。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事物的原始状态,这样才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分析:

活动1、试一试:

应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应让学生应用策略自己探索得出“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下,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上的规律。”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问题解决后,可以让学生用“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试一试

本活动主要是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教材中安排了两组数,圆中的数都是偶数,正方形里的数都是奇数,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教材中,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采用“先用规定的数相加得出初步结论,再自己举例进一步验证”的研究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偶数+奇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