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下载本文

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很快编写完成,徐坚也升任司封员外郎。

B. 徐坚为人宽厚,敢于进谏。节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被皇上下令处死。徐 坚以有违《月令》为由,上表进谏,劝阻皇上。皇上最终接受劝谏,改变了决定。

C. 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在姚州西贰河蛮归降后,向朝廷请求修筑城池、 征收重税,徐坚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提出反对建议,后来蛮人果然发生了叛乱。

D. 徐坚主动避嫌,辞去要职。他的妻子是当时的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凭借这 一有利条件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并未受到牵连。 13. 把文中両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2)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 【答案】10. D 11. A 12. D

13. (1)王方庆时常去向徐坚询问,徐坚一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细明了,王方庆很欣赏他。 (2)但如今是酷夏季节,天道使(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就违背了时令。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以至于伤害和气呢!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将怎样训导后人? 句中, “诞膺灵命”指承受天命。“灵命”是前句的宾语,应与前句连在一起。排除AB两项。“非时行戮”指违背时令进行杀戮。“非时”是“行戮”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分析可知,D项断句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解说错误,寡人是帝王自己的谦称,不是尊称。故选A。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

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D项,“他并未受到牵连”分析错误,太绝对,原文为“竟免深累”,意思是徐坚竟没有被过深连累。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质问,询问;征,征引;深善之,很欣赏他。(2)朱夏,酷夏;明戮,公开杀戮;乖,违背。 【点睛】文言文阅读筛选题的设误类型: 一、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法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三、概念错位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四、主旨错位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 五、事件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六、关系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参考译文:

徐坚,是西台舍人齐聃的儿子。年轻时好学,博览经史,品性宽厚德高望重。圣历年间,皇上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作为东都留守,引荐徐坚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时常去询问徐坚,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细明了,王方庆很喜欢他。又赏识他 的文章典雅充实,曾称赞说徐坚是撰写诏令的最佳人选。”杨再思也说他是做凤阁舍人的材料,有这样的才识,是逃避不了的。”徐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人一同修撰《三教珠英》,众人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很快撰修成书,(徐坚)升任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年,徐坚两次升任给事中.当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的不轨行为,反而被武三思诬陷,中宗立即命令杀韦月将。当时正值盛夏,徐坚上表说韦月将诬告善良正直的人,有意违背诏命,依据他的情状,的确应当严厉诛杀。但如今是酷夏季节,天道使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就违背了时令。谨依照《月令)》: ‘夏行秋令,则会使低湿的地方发生水涝,庄稼不能成熟。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 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以至于伤害和气呢!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将怎样训导后人? 希望详细依照国家法典,允许等到秋分处决,以使陛下审慎用刑的规范,光照千载;又使陛下哀怜的仁惠,遍及四海。”中宗采纳了徐坚的表奏,便下令对韦月将处以杖刑,流放岭表。

当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投降归附以后,又请求筑城,加重征收他们的赋税。徐坚认为蛮夷生性粗陋,可以笼络统管他们,却不能使他们与华夏的制度相同,如果劳累军队长途跋涉,只会损失的多而获取的少,因此(徐坚)独自建议认为不便。睿宗不听从,令李知古调发剑南军队前往筑城,准 备分置州县,李知古因此想要诛杀蛮夷中的豪强,抄没他们的子女作为奴婢蛮众恐惧,便杀了李知古,相继反叛,服劳役的人奔逃溃散,姚、雋道路由此多年不通。

徐坚的妻子是侍中岑羲的妹妹,徐坚因与岑羲是近亲,坚决辞去机要职务,便改任太子詹事,他对人说:“我不敢求取高官,是为了躲避灾难。”等到岑羲被诛杀以后,徐坚竟没有被过深连累。徐坚通晓典故,前后修撰格 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一共七次进入书府,受到时论赞美。十七年去世,终年七十余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 保,谥号叫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一次具体观书经历,形象地说明开卷有益之理,抒发了对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B. “直下”“三千”两词,写出了书的吸引力之大和读书速度之快,生动地描绘出诗人 如饥似渴的读书情状。

C. 颈联对仗工整,说理形象, “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

D. 尾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衬托,突出诗人的书斋生活之美好,表达了勤于读书、 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

15. 诗人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A 15. ①读书可使人如与故友朝夕相随,忧乐与共,得到慰藉陪伴;②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涤荡心胸,感觉清明纯净;③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充实满足;④读书可使人享受书斋生活的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A项,“一次具体的”分析错误,且不一定是“春日”,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盛赞读书的作用,并非观书经历。故选A。 15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