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穹起:
一种向上突起的构造,主要发育在片麻岩区。 形成机制一般认为在高密度层之下的低密度层因浮力而上升。而密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基底岩石发生部分熔融所导致的,低密度层在上升过程中伴随上覆岩石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典型的穹起构造。
强力就位穹起构造
b、底辟:
岩浆底辟是指岩浆熔融体在浮力作用下向上顶托或刺穿围岩所形成的构造。一旦岩浆刺穿围岩,因围岩密度较大,岩浆的底辟上升就会受到阻碍而停止。一般称为刺穿式底辟。
但也有人认为所谓底辟,实际上大部分是由热轻气球作用造成,通常由被称做膨胀式底辟。
岩浆底辟
c、热轻气球膨胀:其形成有两种可能的模式。
一种是热轻气球一次上升,岩浆上升到地壳较高位置时,由于结晶作用岩浆粘度增加,上升速度减慢。最后当上
升的岩浆遇到强硬的顶板围岩时被阻挡不能在上升,只好向旁侧扩张,直径增大,发生原地膨胀。
另一种是岩浆多次脉冲,由于岩浆脉动,后来的岩浆进入早一次脉动形成的岩浆的中心,向四周推开,形成同心圆状岩体。
热轻气球模式
(2)被动就位的特点:
①在平面上岩体的形状不规则,与围岩的构造不一致。 ②具锯齿状的接触界线。 ③一般缺乏内部的定向组构。
④围岩没有因岩浆侵入而发生变形,围岩原有的构造在接触带也没有受到干扰。
⑤在岩体边部常见有围岩棱角扑虏体。 ⑥岩体周围常有花岗岩岩枝贯入围岩。
被动就位的岩体
a、顶蚀:
在岩浆就位过程中,地壳上部的脆性围岩由于区域构造运动而裂成许多碎块,这些碎块掉入岩浆池中迫使这部分岩浆上升,发生围岩与岩浆在位之上互换;或者当岩浆侵入到围岩的节理裂隙中,岩浆的压力迫使裂隙进一步张开,使围岩岩块脱离周围岩石掉入岩浆中,从而让岩浆充填岩块移出的空间。
岩体顶蚀现象
b、破火山口塌陷:形成机制有如下几种形式。
Ⅰ、在岩浆喷发之后岩浆房空虚,使上面地壳块体发生沉陷,并造成
周围的环状裂陷。新的一次岩浆脉动侵入造成环状杂岩体,并伴有环状岩墙或锥状岩席。
Ⅱ、由于早期岩浆侵入到地壳高位发生冷凝、下沉,促使较晚活动的花岗岩岩浆沿环状裂隙上侵。
Ⅲ、在区域构造作用下,围岩沿剪切破裂面下陷,迫使深部岩浆沿下陷岩块两侧上升,致使岩体与围岩之间成不规则多边形接触。
c、岩墙扩张:
由于岩浆同围岩之间的密度查,岩浆可以通过断裂向上活动。通常如果承认岩浆是通过一条狭窄通道上升,就必须认为应该存在一个上部岩浆池,在地壳高位条件下被岩浆充填的裂隙要进一步变宽和张开。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花岗岩的部分熔融作用是在区域变质过程中达到的,如果在此同时有张裂隙,即可为岩浆提供通道。
6、深成岩体序次的划分和确定
(1)深成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和接触带特征
一般来说,不论是不同时代的深成侵入体之间,还是同时代不同深成岩体之间,均呈现出急变式的非常明显的接触关系,这种接触关系称之为超动型侵入接触关系。由可以称为斜切式侵入接触,类似于不整合式的侵入接触。
超动型侵入接触的主要标志: Ⅰ、晚形成的深成岩体特点 ①具有细粒边和冷凝边 ②有岩枝贯入早期岩体
③有早期深成岩体的扑虏体、扑虏晶等
④边缘具流动构造、变形构造。如叶理、线理等。
Ⅱ、早期形成的深成岩体特点
①出现烘烤边,蚀变带或热变质现象。 ②被晚期深成岩体切割,完整性遭到破坏,出露残缺不全。 ③所含矿脉、岩脉、断层到接触面突然中断,不通过晚期深成岩体,而接触面上又没有其它断层标志。
总之,超动型接触界面两侧的岩石类型、色率和结构、构造差别较大,呈截然变化,根据接触面两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顺利地确定深成岩体的先后顺序。
(2)深成岩体内部的接触关系和接触带特征
深成岩体内部多次脉动形成不同侵入体之间接触关系有明显和不明显两种:明显的一类称为脉动;不明显的一类称为涌动。 ①脉动型侵入接触关系主要标志为:
a、沿接触带断续发育伟晶岩囊包体,或粗大长石、石英组成不连续的似伟晶岩带,宽度一般数十厘米不等,长石、石英晶体的生长方向指向晚期侵入体。
b、由于晚期岩浆侵蚀或顶蚀外壳已固结的岩石,在接触带形成“火成角砾岩”带,实际上是晚期侵入体中有早期侵入体的扑虏体,所谓“角砾”是早期侵入体的碎块。
c、晚期(核部)岩浆上侵可穿过外部固结壳后直接侵入围岩而形成穿切关系,可以见到清楚的侵入接触关系。
d、有时可以在晚期侵入体一侧见到有非常窄的冷凝边。 总之,脉动侵入接触关系,是在先后两个侵入体形成时差较近,温、压条件类似,先形成的侵入体已基本固结但仍很灼热的条件下形成的侵入接触关系。
②涌动型侵入接触关系的主要标志
a、在早晚两个侵入体之间发育有1-2m的混杂带或混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