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0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 下载本文

C.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经济组织,其会计记录的文字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D.民族自治地区,单位的会计记录可以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取代中文 7、下列关于会计核算一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核算B.虚假的经济业务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C.各单位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统一登记,核算D.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生成的会计资料与手工记账的要求不同 三、判断题

1、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无论使用的会计软件还是使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2、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一般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机器设备和应收款项等。 3、经济事项又称经济交易,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利益的交换 4、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和信用证存款等均属于货币资金的范畴。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只能使用中文进行会计登记。﹝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解析】并非所有的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如:签订合同或协议的经济业务事项。 3、C

4、【解析】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各种备用金。A、B属于商业汇票,D属于企业债券。 5、D

6、【解析】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一般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专利技术属于无形资产。 7、A

8、【解析】债务是制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 9、D

10、【解析】成本与费用有区别,但不能说是根本区别。费用的内涵更大,成本属于费用的一部分,是对象化的费用。 11、D

12、【解析】会计核算包括:(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A属于(2),B属于(3)C属于(1)。 13、C

14、【解析】A属于会计核算中的(1),B属于(6),C属于(5)中的费用,D属于(2)。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一般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解析】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3、AD

4、【解析】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预付账款属于债权,在途物资属于财物。 5、ACD

6、【解析】债务是制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以及应交款项等。 7、ABCD

8、【解析】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各种备用金。A、B属于商业汇票,D属于企业债券。 9、AB

10、【解析】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一般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11、BD

12、【解析】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和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另外一种文字。使用中文是强制性的,使用其他通用文字是备选性的,不能理解为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其他通用文字,而是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才可同时使用另一种文字。 11、ABC

12、【解析】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生成的会计资料与手工记账的要求相同,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三、判断题

1、4、6√2、×【解析】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一般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不包括应收款项,应收款项应属于企业的债权。

3、×【解析】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计提折旧。经济业务是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利益的

5、×【解析】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和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另外一种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四、会计科目的概念: (一)会计科目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作用

1、 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五、会计科目的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 六、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第二节 账户

一、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二、账户的分类

1、按其所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类可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2、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和损益类账户。 三、账户的结构

1、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一方登记增加,一方登记减少。

(2)至于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以及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 ,账户的右方称为“贷方”

2、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3、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之间的关系: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4、账户基本结构的具体内容:账户的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加和减少的金额、余额(包括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一)相同点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相同。 (二)不同点

1、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

2、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纪录,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制凭证所运用;账户的作用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

历年考题分析

项目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合计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账户静态指标的是( )。(2007年)

A.本期发生额 B.期末余额 C.本期增加额 D.本期减少额

【答案】B【解析】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其中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属于静态指标,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属于动态指标。 2、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会计分类核算的项目是( )。(2007年) A.会计对象 B.账簿名称 C.会计本质 D.会计科目 【答案】D【解析】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会计分类核算的项目。 3、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是( )。(2007年)

A.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余额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C.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借方增加额、本期借方减少额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答案】B【解析】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为会计账户的四大金额要素。

4、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 )。(2008年)

A.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B.成本类账户与损益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C.资产类账户与负债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D.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答案】A【解析】账户的对应关系就是指有关账户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5、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在于( )。A.反映资产与负债的结果不同 B反映经济内容和性质不同 C.账户有结构,会计科目无结构 D.反映资产和权益增减变动情况不同

【答案】C【解析】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

2007年 3题 2题 7题 3分 4分 11分 2008年 1题 2题 3题 1分 4分 5分 2009年 1题 1题 1分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