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征《卢抱经先生年谱》补遗 下载本文

者,江阴陈生于逵也,后官广西奉议州通判。”】

是年四月或稍早,桑调元与沈廷芳合纂《切问编》一书事毕。【《切近编》卷首沈廷芳《序》:“切近编者,??名曰《切近编》,顷始成,为序其始末,所谓其要在于择善修身,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至于圣人之道也。乾隆三十五年首夏后学沈廷芳谨序。”桑调元《序》:“先儒纂辑多为志圣学者立梯阶示蕴奥,??兹发愤共为此编。乾隆庚寅后学桑调元谨序。” 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本。】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55岁。

七月庚申,以鬯庵自号,跋《新唐书纠缪》。【《抱经堂文集》卷九】

是年,与友人合校《尹河南集》事竣,十月壬辰,卢氏为之跋。【《抱经堂文集》卷十三】

是年,卢氏似渐患目疾。【据《抱经堂文集》卷十二,乾隆四十六年卢氏所作《高耻堂稿跋》:“目有眚已近十年,幸不至全盲,以多看一卷为此生之幸。”】

是年,桑调元卒。【《抱经堂文集》卷十四,乾隆三十七年三月七日,卢氏所作《书李空同诗钞后》:“今整理旧书,复见此编,追忆往复之言,殆将二纪,去先生曳杖之辰,亦已再朞矣。” 又钱载《蘀石斋诗集》卷三十二有《桑先生挽词四首》。】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年),56岁。

四月十六日,在钟山书院,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作序。【案:此条记载史料依据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卷首卢氏《序》,而卢氏《抱经堂文集》卷五《鲍氏知不足斋丛书序》,是文系年为乙未。卢氏系年似误。】

江阴杨敦裕以所校《癸辛杂志》赠卢氏。【《抱经堂文集》卷七,卢氏乾隆四十年六月所作《题癸辛杂志》:“此书江阴杨伯庸敦裕所校,留余箧中三年矣。”】

是年,应两江总督高晋之邀,开始主讲钟山书院。【案:臧庸《拜经楼文集》卷一《翰林院侍读学士卢先生行状》:“壬辰,两江总督高公晋奏请主钟山书院讲席,先后八年,从游者若方维甸、孙行衍、董教赠为最者。”又《抱经堂文集》卷十八,乾隆四十三年卢氏所作《与孙楚池师书》:“在钟山几五载,幸有一二同志,信而从焉。”】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年),57岁。

二月十二日,得友朋之助,始抄录惠栋《九经古义》完毕。【《抱经堂文集》卷二《九经古义

序》】

三月七日,跋《李空同诗钞》。【《抱经堂文集》卷十四】

六月,卧病金陵城南小楼中,闲读《癸辛杂志》。同月,钞录《对床夜话》。

七月,卢氏妻子杨氏卒。【《抱经堂文集》卷七,卢氏乾隆四十年六月所作《题癸辛杂志》:“前年六月,余病卧金陵城南小楼中,以此书作消遣,时楼中人尚无恙也,未几而分飞矣。”又同书同卷《对床夜话题辞》:“岁在癸巳六月,坐金陵城南之小楼,手钞此书,余妇季杨见余之挥汗为此不急之务也,曰:‘天时正炎,君子宜自爱。’乃钞仅三卷,夺于他事,不果。再逾月,余妇亡。”】

秋,应同年进士江都秦簧之邀,作《赠中宪大夫予宁秦公墓志铭》。【《抱经堂文集》卷三十四。】

是年,在钟山书院。见姻亲曹荔帷。【《抱经堂文集》卷十二《题曹荔帷遗诗后》:“余居乡之日少,岁在癸巳,主钟山讲席,荔帷亦适来主余同年袁简斋所,始得会面,未暇一叩底蕴即别去。”】

是年,有书致袁枚,向其乞花。袁氏赋诗:“一纸瑶华芳讯通,探花郎作乞花翁。”以调之。【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三有《调卢学士来书乞花诗》。】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年),58岁。

十一月二十八日,读《切近编》中《劳馀山先师语》。

十二月初一日,读《切近编》中《陆清献先生语》。

十二月初五日,读《切近编》中《张杨园先生语》。

十二月初九日,读《切近编》中《朱夫子语》。【桑调元、沈廷芳:《切近编》。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本。】

十二月二十一日,跋《嘉泰会稽志》。【《抱经堂文集》卷九】

冬,抄录天社任渊《后山诗注》。【《抱经堂文集》卷十三《后山诗注跋》:“余钞此书在甲午之冬,逾年始为之跋。”】

是年,始读陈师道诗集而善之。【《抱经堂文集》卷十三《后山诗注跋》:“后山之诗,于澹泊中醰醰乎有醇味,??余年五十八,始读而善之。”】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59岁。

是年,在钟山书院。

六月二十六日,跋上年所钞之《后山诗注》。【《抱经堂文集》卷十三《后山诗注跋》】

六月,复校杨敦裕《癸辛杂志》。【《抱经堂文集》卷七《题癸辛杂志》】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年),60岁。

九月八日,复书汪中,谢其所赠《孟子章指》一书。【《抱经堂文集》卷八《孟子注疏校本书后》:“今江都汪容甫乃始以其录自何本者借余,遂得补录,以成完书。计今年甲申,上距辛巳,十六年矣。”又同书卷十九《答汪容甫书》:“九月八日,文弨白容甫足下:承示《仪礼》逸注一条,并以所录《孟子章指》全本见寄,使得补足以成完书,诚大快也。”又同书卷二《孟子章指序》:“乾隆辛巳之岁,借得毛斧季所临吴匏庵钞本《孟子注》始见之,而末二卷尚阙。越十有六年,而后睹其全焉。”】

十二月四日,将《静志居诗话》从朱彝尊所辑明诗综中钞出,并整理完毕,遂为作序。【《抱经堂文集》卷六《静志居诗话序》】

是年,得影钞大字宋本《荀子》,并校之。【《抱经堂文集》卷十《书荀子后》】

又得戴殿海、殿泗兄弟所赠新刻其师齐召南遗著《水道提纲》,为作跋。【《抱经堂文集》卷九《水道提纲跋》】

是年,为鲍廷博新刻自日本传回之《孝经》作序。【《抱经堂文集》卷二《新刻古文孝经孔氏传序》】

是年,接彭允初所赠新作《二林居集》。【《抱经堂文集》卷十八《答彭允初书》】

是年,跋梅二如所藏《徐又次手卷》,并请其临摹一本给己。【《抱经堂文集》卷十六,乾隆五十二年卢氏所作《又跋梅二如临徐又次太守手卷》:文弨十二年前曾为二如题所藏徐公手卷,并属二如临一本畀余,竟不虚所请。】

是年,在钟山书院。有《寄孙楚池师书》。【案:此条据王文锦点校本《抱经堂文集》卷十八】

是年,作《杨文定公家传》。【《抱经堂文集》卷二十六:“以乾隆二年九月丙戌朔薨,年七十有七。??今距公之殁已四十年,而所闻四方士大夫之口,犹翕然同声曰贤。”】

是年,应卢见曾子之邀,为卢见曾作墓志铭。【《碑传集补》卷十七卢氏撰《故两淮都转盐运使雅雨卢公墓志铭》】【又汪兆镛辑《碑传集三编》卷十八《监司一》中有卢氏所作《故两淮

都转盐运使雅雨卢公墓志铭》。不知此两处所记是否相同。待查。】

是年,有书与汪中,谈论有关宋本仪礼问题。【清•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条:“卢学士文弨抱经堂文集书仪礼校本后云:‘今年江都汪容甫语予,曾见宋本仪礼郑氏注,与今本有异同,余因假其傅录者以归。’??与先君(指汪中)书云:‘承示仪礼逸注一条,并以所录孟子章指全本见寄,使得补足,以成完书,诚大快也。足下之本,尚有遗漏一二处,则以墨笔识其旁。斧季过信宋本,於其字之沿俗体者,亦复规规然从之,此诚可不必也,足下之见韪矣。闻近著小学,一本古训,补苍之亡,作雅之翼,拭目以期早睹也。’”见国家清史编委会文献丛刊《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本。】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61岁。

月纪王征,见故人子陈燧于武林,借其所藏《李元宾文集》至金陵钞录。【《抱经堂文集》卷十三《李元宾文集跋》:“今年岁在强圉,月纪王征,故人子陈燧相见武林,借余传录,携来金陵,尚未脱手,何期噩耗陈君夭亡。”】

三月癸未,跋《春秋尊王发微》。【《抱经堂文集》卷八】

春,在钟山书院。二月丁巳,接皇太后哀诏。与同年友状元秦大士一起哭临,四日之后,秦氏遽卒。次年,为秦氏作墓志铭。【《抱经堂文集》卷三十三《翰林院侍讲学士秦公墓志铭》:“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丁巳,学士秦公以疾终於江宁里第。公乾隆十七年,皇太后万寿恩科,圣上特拔第一人也。而公之终,时当奉皇太后哀诏哭临之后四日。公自闻国有大衅,即哀痛彷徨,不宁阙居。文弨与公为同年生,官阶相等,时适为钟山书院长。诏至之日,同班行礼,哭尽哀而退,语文弨明日早临当先至。迨归而疾作,入夜更剧,次日竟不能至。自审病不可起,却医药,口占四言十六句以示子孙,沐浴而逝。”】

秋,在钟山书院,接见故人子阳湖庄葆琛。【《抱经堂文集》卷三《校刻白虎通序》:“乾隆丁酉之秋,故人子阳湖庄葆琛见余于钟山讲舍,携有所校白虎通本。”】

是年,复书彭允初,批评其《二林居集》中混同儒释思想。【《抱经堂文集》卷十八《答彭允初书》】

是年,跋《中兴馆阁录续录》。【《抱经堂文集》卷九《中兴馆阁录续录跋》:“今又得此书,复校而录之,年六十有一矣。”】

是年,复校《韩非子》。【《抱经堂文集》卷十《书韩非子后》:“乾隆丙子,以凌瀛初本校一过。阅二十一岁丁酉,借得冯己苍所校张鼎文本,乃以叶林宗道藏本、秦季公又玄斋本,并赵本合校之,因覆取参对,改正甚多。”】

是年,跋《尘(上鹿下土)史》。【《抱经堂文集》卷十一《书尘史后》:“而余之校录此书,计年正值始生之岁,是为今上皇帝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