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完成: 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实验六:“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 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实验过程: ①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③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水 沉入水底, 蜷缩在底部 缓慢扩散 溶解 醋 直接与水混合 快速扩散 溶解 酒精 直接与水混合 快速扩散 溶解 食用油 浮在水面上,不进入水中 无法扩散 不溶解 怎样进入到水中 在水中怎样扩散 是否溶解 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 实验七:加快物质溶解的研究 A.搅拌 材料准备:2个烧杯、1根玻璃棒、食盐 步骤:①在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温度、相同数量的水。 ②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分量的食盐。 ③一个烧杯静置不动,另一个烧杯内搅拌。 实验结论:搅拌的那个烧杯内的食盐溶解的快,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页 5 B.温度 材料准备:2个烧杯、食盐 步骤:①在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数量的水,一个冷水,一个热水。 ②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分量的食盐。静置片刻。 实验结论:热水的烧杯内食盐溶解的快,温度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温度高溶解快,温度低溶解慢。 C.打碎 材料准备:2个烧杯、糖果 步骤:①在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温度、相同数量的水。 ②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分量的糖果,其中一份打碎。静置片刻。 实验结论:打碎的那个烧杯内的实验溶解的快,物体越细越容易溶解。 实验八:验证物质是否溶解 方法:A.有没有沉淀 B.有没有均匀分布 C.过滤 材料准备:烧杯、铁架台、玻璃棒、漏斗、滤纸 注意事项:①过滤物质不能直接倒入漏斗,要用玻璃棒引流。 ②滤纸不能高出漏斗,液体不能高出滤纸 ③漏斗要紧靠下边的烧杯。 实验结论:能把物质过滤出来留在滤纸上,说明该物质不能溶解。 第三单元《声音》 1、 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利用物质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的物质都在振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传播速度:(一般) 固体﹥液体﹥气体。一般金属的传播能力比其他物体强。 3、振动物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4、声音的变化: ①声音的强弱可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②声音的高低可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5、振动物体有长短,短的比长的音高。振动物体有粗细,细的比粗的音高。 6、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同一个音叉,用较大力敲时,振动幅度大,听到的声音的强;用较小力敲时,振动幅度小,听到的声音的弱。) 页 6 7、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钉子越短,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声音越低。拨弹橡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拨动琴弦,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8、人说话时是喉咙带动(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笛子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共鸣)的原理制成;口琴利用(弦片)的振动发声;汽笛声、喷气式飞机排气时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发生轰鸣声。
★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9、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或者其他介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人耳被人听见就是声音,所以把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叫(声源),如声带、音叉、敲响的鼓等都是声源。
10、(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1、我们这样听到声音: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一个振动的物体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中耳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所引起的液体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被(大脑)接受了,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2、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13、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14、保护我们的听力: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实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页 7
实验二:声音高低变化 材料:相同的四个直筒杯子
方法:1号杯子满杯、2号杯子四分之三杯、三号杯子二分之一杯、四号杯子一个底 A.用同一个力道一次敲击水杯:
实验结论:敲击水杯,水和杯子一起振动,但由于杯子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近似的看成是水在振动,水越少,振
动越快,音高越高;相反,水越多,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身体结构:根据外观特征,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躯干还可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人体的外部特点可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借助一些工具观察,也可用看、听、捏、摸等方法感觉。
●骨骼、关节和肌肉:工作或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人的呼吸器官: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运动与呼吸的关系:人体运动呼吸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经常锻炼身体,会发生流汗、呼吸加速、心跳加快等变化,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
●运动与心跳的关系: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
●我们人体一般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向外排出多余水分,一般从喝水和吃食物等途径得到水分。水占我们人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60%-70%)。
●人体的消化器官: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进一步(磨碎)和(分解),被小肠吸收。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