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波 解析卷 下载本文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波

一 选择题

1.(2018 嘉兴)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 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A C D、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虚像,光路图不能从水中进入空气;故ACD错误;

B、树木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2. (2018 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答案】C

【考点】平面镜成像;

【解析】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平面镜垂直,所以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故A正确; B、由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所以要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中,便于观察;故B正确; C、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要从A侧观察;故C错误;

D、平面镜的像是等大的,所以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的比较短,则不会再重合;故D正确; 3.(2018 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答案】C

【考点】凸透镜成像;

【解析】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满足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A错误;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30cm=20cm,满足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35cm,满足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C正确;

D、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45cm=5cm,满足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

4.(2018 金华)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水中倒彩”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答案】A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水中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水中倒影”与岸上景物是等大的,故A正确,BCD错误。

5.(2018 绍兴)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甲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 B.乙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b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b厘米

C.丙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c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c牛 D.丁图:保持天平平衡,若左侧增加d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d个钩码 【答案】A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凸透镜成像;浮力;杠杆;

【解析】A、甲电路图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通过过两个电阻器上的电流都会增大相同的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物距等于相距呈清晰的像时,u=2f;当物距增加b厘米时,u>2f,相距不变时也可以呈清晰的像,所以相距不用增加b厘米;故B错误;

C、丙,加水升高液面时,大球排开的体积大于小球排开的液体体积,所以大球受到的浮力比小球大;故C错误;

D、丁图中,左侧重力大于右侧,左侧力臂小于右侧;所以当左右各增加d个砝码时,肯定不会平衡,故D错误;

6.(2018 温州)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 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答案】A

【考点】平面镜成像;

【解析】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且是光的反射导致的,所以改变像的位置,只能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才可以;所以移动玩具鸟可以改变像的位置;

二 填空题

7.(2018 湖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

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 而形成的。 【答案】静止;光的反射;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看到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反射形成的虚像。

8.(2018 宁波)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

【答案】缩小;抽水; 【考点】凸透镜成像;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向左移动蜡烛,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才能使得像清晰,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应该向外抽水。

9.(2018 衢州)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表二

序号 1 2 3 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15 29 40 入射角(°) 60 40 20 0 折射角(°) 20 ? 60 折射角(°) 40 29 15 ?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0;(2)4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验证实验;

【解析】(1)当入射角为0°时,光线不发生折射,所以折射角度为0°;

(2)光路是可逆的,对于反射和折射都是一样的;所以对比表一和表二,可知当入射角为29°时,折射角为40°;

三 解答题

10.(2018 绍兴)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答案】(1)③;(2)亮(大);(3)BC;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解析】(1)平面镜成的像是等距的,所以像到平面镜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而标记物距平面镜3格,物到平面镜也要3格;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所以要让像更清晰,则发射的光线更多即可,所以物所在的房间要亮一些;

(3)A、该实验只能证明像与物是等距的;故A错误;

B、地砖大小都是相同的,这样去确认像与物相当于坐标系的使用,更加方便准确;故B正确; C、该实验的完成就是家庭的房间,并是就地取材完成的;故C正确;

四 实验探究题

11.(2018 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 40°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

(2)小金将纸板 F 绕垂直于镜面 ON 向后转动,在纸板 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___________________ ( 3 ) 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

【答案】(1)40° (2)不能 ;因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 F转动后与E不在同一平面内 (3)12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解析】(1)当入射角为 40°时,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为40°。

(2)小金将纸板 F 绕垂直于镜面 ON 向后转动,在纸板 F 上不能看到反射光,因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 F转动后与E不在同一平面内。

(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 ° ,则入射角为60°, 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