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杨淑慎主编). 下载本文

生理状态和基因型 其中生理状态包括年龄、取材、季节、生长、环境部位

6 离体繁殖中常见得技术问题有哪些? 如何克服或防止其发生? 污染问题和褐变、玻璃化

污染问题预防措施1)通风 2)去湿3)光照4)防霉5)改进外植体消毒方法或使用抗生素

褐变防治措施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一般来说,最好选择生长处于旺盛的外植体。 2)合适的培养条件:无机盐成分、植物生长物质水平、适宜温度和光照、及时继代培养均可以减轻材料的褐变现象。3)使用抗氧化剂:在培养基中,使用半胱氨酸、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很多外植体的褐变现象。

(4)使用吸附剂: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0.1%-0.5%的活性炭对防止褐变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玻璃化防治措施1)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调节激素配合2)增加培养基中的溶质水平,以降低培养基的渗透势3)降低氨态氮,提高硝态氮的含量;4)增加容器的气体交换,降低容器内相对湿度5)降低培养温度,增加自然光照。6)在培养基中添加间苯三酚、根皮苷或生长抑制剂等物质。

7 要提高某种植物离体快繁的效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8 试管苗与一般的种子苗相比有什么特点? 试管苗的特点

①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表面角质层不发达。 ②试管苗茎、叶虽呈绿色,但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差。 ③试管苗的叶片气孔数目少,活性差。 ④试管苗根的吸收功能弱。

9、脱除植物病毒病有哪些方法?其原理是什么? 物理方法

(1)、高温处理又称热疗法

原理: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 ℃)即 钝化失活,繁殖力下降,失去侵染能力,而植物基本不受伤害. (2)、低温处理又称冷冻疗法 原理:降低温度能使病毒活力下降。 化学处理

(1).病毒抗血清预处理 : 用齿舌兰环斑病毒(ORV)的血清处理兰属离体分生组织,提高了再生株中无ORV的植株频率。

(2).RNA抑制剂处理: 烟草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2-硫脲嘧啶,可除去组织中马铃薯Y病毒(PVY)。放线菌D和放线菌酮能抑制原生质体中病毒的复制。

(3).三氯唑核苷:病毒唑,化学名称1,2,4-3唑-3-酰胺-1-β-D-呋喃核苷,防治动物RNA

9

病毒和DNA病毒病的广谱性抗病毒制剂。

生物脱毒方法(原理:培养材料中通常不含病毒,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就行脱毒) (1)、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2)、微体嫁接脱毒 (3)、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4)、珠心胚培养脱毒 (5)、花药培养脱毒

10、简述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除植物病毒的一般程序

选取感病程度轻的植株→分离大小合适的茎尖分生组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病毒检验 11、影响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去除病毒的因素都有哪些? (1)、供体的生理状态和部位 (2)、适当大小的茎尖分生组织的分离 (3)、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的类型和培养条件 12、无病毒植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1)、直接检测法:直接观察 (2)、电镜检测法 (3 )、指示植物法 (4)、血清学检测法

(5)、分子检测技术:PCR技术、探针杂交技术

13. 结合本章及前面所学的知识,你认为试管苗商业性生产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进行试管苗商业性生产的企业在具备试管苗快繁生产技术、人员及相应的生产场地和设施等基本条件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一套科学的试管苗生产管理体系 (二)试管苗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

(三)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做好技术储备 14. 利用假期,实际了解当地植物快繁企业的生茶经营情况。 答:此题不考。

第五章

1. 分离植物单细胞的方法有哪些? 答:有以下三种:

(一)机械法:主要通过机械磨碎、切割植物体从而获得游离的单细胞。

(二)酶解法:主要是根据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特点选用某一专一性水解酶,在温和条件下将壁物质分解掉,从而释放出细胞。 (三)愈伤组织诱导法。

2. 植物单细胞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1、平板培养法

10

特点:单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布均匀,便于定点观察,易筛选;通气差,排泄物易积累造成细胞毒害 2、看护培养

特点:简便、成功率高;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3、饲养层培养

特点:操作简便;不能在显微镜下追踪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团的形成 4、微室培养法

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可连续进行显微镜观察;由于培养基少,水分难以保持,培养基的成分及pH等也易于变动,细胞短期培养后往往不能再生长。 5、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法

特点: 易于补加新鲜培养基、可以镜检

3简述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反应器的类型及原理? 分批培养、半连续培养、连续培养

4什么是细胞的悬浮培养?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各有什么特点?

悬浮培养:是指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5 在细胞悬浮培养中如何进行细胞生长量的计量? 细胞生长量的测定一般方法有:

(1)细胞计数:在显微镜下记数,以cells/ml 表示单位体积里的细胞浓度

(2)细胞密实体积(PCV):以每毫升培养液中细胞总体积的毫升数表示。测定时,将细胞

离心于离心管内,测定细胞层所占的体积。

(3)细胞鲜重或干重:过滤后直接称重为鲜重,干燥后再称得到的是干重。

(4)有丝分裂指数(MI):是指在一个细胞群体中,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数。

对于愈伤组织有丝分裂指数的测定一般采用富尔根染色法。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则先离心,然后置于载玻片上用乙酸洋红染色并镜检。 6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得方法有哪些? 1、物理方法

(1)体积选择法: 将培养一段时间的细胞经过一定大小的筛网过滤,收集筛网上层的细胞;再经过较小孔径筛网上面的细胞.选择每一孔径筛网过滤得到的细胞分别再进行培养. (2)冷处理法: 收集细胞,在4℃温度下处理数天,添加新鲜培养液培养. 2、化学方法

(1) 饥饿法:先对细胞断绝供应一种进行细胞分裂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或激素,使细胞停滞在G1期或G2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饥饿之后,当重新在培养基中加入这种限制因子时,静止细胞就会同步进入分裂。

(2)抑制法: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尿苷(1μg/ml),5-氟脱氧尿苷(2 μg/ml)等化学抑制剂抑制细胞分裂,可使培养细胞同步化。

(3)有丝分裂抑制法:在指数生长期的细胞悬浮培养物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秋水

11

7、简述细胞固定化的几种方法。

答:1、包埋法 其中包埋法包括: (1)海藻酸盐包埋法 (2)k-卡拉胶包埋法 (3)琼脂糖 包埋法 (4)膜包埋法

2、吸附法 吸附法包括:(1)聚氨酯泡沫吸附法 (2)尼龙网膜固定法 (3)壳聚糖吸附法

8、在植物细胞培养中如何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 答:(一)筛选得到高产细胞系(株)常用方法有: 1、克隆选择(有相同遗传基因的细胞群)

指通过单细胞克隆技术和细胞团克隆技术,将培养细胞中能够积累较多次生代谢物且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细胞群挑选出来,并加以适当的培养形成高产细胞系。 2、抗性选择

指在选择压力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得到抗性变异的细胞系。 3、诱导选择

是通过化学诱变或紫外线照射等各种物理化学方法诱变产生比原亲本细胞全成能力高的细胞系(株) (二)培养条件 1适宜温度 2、不断调节PH

3、营养成分:一方面要满足植物细胞的生长所需,另一方面要使每个细胞都能合成和积累次生代谢产物。

4、光:包括光强、光质和光照时间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都有一定影响。 5、通气量和搅拌转速 6、前体饲喂

7、诱导子的应用:诱导子是指能引起植物细胞某些代谢强度或代谢途径的物质,可分为生物诱导子和非生物诱导子。不同诱导子作用于不同植物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

9、简述细胞活力鉴定的方法。

答:1、相差显微镜观察法 2、FDA染色法 3、伊凡蓝染色法

10、简述细胞计数的方法。 答:细胞生长量的测定一般方法有:

(1)细胞计数:在显微镜下记数,以cells/ml 表示单位体积里的细胞浓度。

(2)细胞密实体积(PCV):以每毫升培养液中细胞总体积的毫升数表示。测定时,将细胞 离心于离心管内,测定细胞层所占的体积。

(3)细胞鲜重或干重:过滤后直接称重为鲜重,干燥后再称得到的是干重。

(4)有丝分裂指数(MI):是指在一个细胞群体中,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