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题库及标准答案 下载本文

(C) 全体学生

20.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B)

优势潜能

2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

传递交流。

(D) 高质效传递 22.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

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C) 23.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

现实教育

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 (A) 课堂教学

24.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 (C)

25.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D) 26.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这是推动国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因材施教

(C) 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27.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C) 同步性 28.

激活学生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A) 个性潜能 29.

(D) 内容 3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

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C) 教育方法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在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时,需要防止的倾向主要是()。

(A) 仅仅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过分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

(C) 单纯知识化倾向 (D) 心理教育孤立化倾向

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等方面努力。

(A) 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 (B) 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

(D)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3. “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 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 (B) 思想观念 (C) 价值准则 (D) 思维方式

6.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7. 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念很多,素质教育应服从()、人才培育综合观等人才观念。 (A) 人才作用重大观 (B) 人才成长时效观

8. 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A) 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

(C) 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 (D)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 9.

以下有关精神审美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精神审美素质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精神审美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C) 不断内化精神审美方面的知识,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10.

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的()。

(B) 个性特点 (C) 兴趣爱好 (D) 优势潜能 11.

具体来讲,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是()。

(A)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

(B) 中高等教育阶段,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 (C) 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 12.

学校物理环境包括()等方面。

(A) 绿化范围 (B) 校舍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