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和第三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以吃和被吃的关系,即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即为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常生活许多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它们形成若干个食物链同时存在,这些食物链上的一些动物常常即吃植物又吃其他几种动物,而它本身又可能被不同的消费者所食,因此,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复杂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即为食物网

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肉食动物止。即在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污染物的数量或浓度越大,从而严重危害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或人体健康 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绿色植物是有机物质的最初制造者,也是能量的第一个固定者,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或第一性生产者。它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数量就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

总第一性生产量: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数量叫做总初级生产量或总第一性生产量。

净第一性生产量:绿色植物在呼吸之后剩余的这部分有机物质的数量叫做净第一性生产量。

生物量:在单位面积上净初级生产量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有机物质数量叫做生物量。

现存量:在植物生物量的积累过程中,一部分净生产量被动物所食,一部分已被分解者腐烂,余下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分有机物质称做现存量。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生态阈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生态阈限”

农业生态系统就是: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有以下特点:

1. 生物成分显著变化

2. 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 是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 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6. 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的主要优点:

1、整体性 2、协调性 3、地域性 4、高效性 5、控制性 6、层次性 7、稳定性 8、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主体,生物量常具有倒金字结构。 2、食物链简化 植物→(植食动物→) 人 3、能量和物质流动巨大、转换迅速

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

5、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