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和第三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风口:被夺河与断头河之间,原为过去被夺河的河谷部分,河流劫夺后,这里就成为分水地带,称为风口,风口以下即为断头河。

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喀斯特作用(岩溶作用):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成为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为最普遍。 喀斯特地貌的地貌类型:

(1)石芽与溶沟:石芽是溶蚀沟间的凸起部分,是蚀余产物。高大的石芽形成石林。溶沟是岩石溶蚀后在岩石表面下留下的沟槽。 (2)岩溶漏斗 (3)落水洞 (4)溶蚀洼地 (5)溶蚀盆地与平原 (6)峰丛、峰林、孤峰 (7)溶洞与地下河 (8)暗湖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地壳上升→地表溶蚀地貌→独立的洞穴系统→统一的系统→准平原化

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石灰岩致密、厚层且产状平缓,将首先发育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继而形成独立的洞穴系统,地下水位高低不一。随后独立的洞穴逐渐合并为统一系统,地下水位亦趋一致。地下水位之上出现干溶洞,地下水位附近发育地下河,地面成为缺水的蜂窝状。再后地面蚀低,浅溶洞与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陆续转为地上河,破碎的地面出现溶蚀洼地与峰林。最后,溶蚀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蚀余堆积物,形态接近准平原,但仍残存孤峰。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理想图式。 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

热带湿润气候:CO2有机酸含量高,岩溶作用强烈,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岩溶平原,峰林地貌发育;

亚热带季风气候:岩溶作用仍较强烈,喀斯特丘陵、溶蚀洼地发育; 温带季风气候: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

干旱区:地下水富含SO42-,地下岩溶作用发育;

寒带和高原寒冷气候:形成溶沟和浅洼地,冻土层下可形成溶洞。 冰川作用:

1)冰蚀作用 2)搬运作用 3)堆积作用

刨蚀作用:冰川主要是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块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刨蚀作用(磨蚀作用)。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的突出部分,可能和冰冻结在一起,冰川移动时把岩块拔出带走,这就是拔蚀作用(掘蚀作用)。 常见的冰川地貌有: (1)冰蚀地貌

有冰斗、槽谷(U形谷)、峡湾、刃脊、角峰、羊背石、卷毛石,冰川磨光石、悬谷、冰川三角面等。 (2)冰碛地貌

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总称为冰碛。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

(3)冰水堆积地貌

有冰水扇、冰水河谷沉积平原、季候泥、冰砾阜与冰砾阜阶地,锅穴、蛇形丘等。 (4)冰面地貌

有冰瀑、冰裂隙、冰川弧拱、冰石河、冰石湖、冰蘑菇、冰塔林等。 (5)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① 石海与石河 ② 构造土 ③ 冰胀丘和冰椎 ④ 热融地貌

冰斗:是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圈椅状的洼地。

冰川谷:是冰川下蚀和展宽形成的槽谷,谷底自上游向下游变窄,谷地两侧常有谷肩和冰川切削山嘴而成的三角面,横剖面呈U形或槽形,故又称U形谷或槽谷。

羊背石:在冰床的表面,特别坚硬的岩石,由于冰川的磨蚀而形成的形似羊背的石质小丘,称羊背石。羊背石的迎冰川面因受磨蚀而平缓并倾向上游,表面布满磨光面、擦痕,背冰川面因受拔蚀多为参差不齐的陡坎。

冰川悬谷:由于主冰川厚度较大,侵蚀深度也较大,而其两侧支冰川,则因厚度较小,侵蚀力较弱,冰床深度不大,故冰川退却后,支冰川谷常高悬在主冰川谷的谷底之上,形成悬谷。 冻土:是指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温度状况相同但不含冰的,则称为寒土。

冻融作用: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热融滑塌:由于斜坡上的地下冰融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冻融界面移动,就形成热融滑塌。

热融沉陷:平坦地表因地下冰的融化而产生各种负地貌,称热融沉陷。 冰川地貌对人类活影响:

1)冰蚀地貌的影响

大陆冰川作用的中心区,冰蚀强烈,地面岩石裸露或半裸露,现代风化层很薄,加上寒冷的气候,对动植物生长与繁殖极为不利。但冰蚀湖盆区,却有利于水上航运的发展,如北美洲的五大湖区是沿岸许多城市的交通枢纽。又如北欧的冰蚀湖,往往有水道相通,或开凿运河后使湖泊相连,成了水道网的一部分。不少湖盆内还堆积了厚层的泥炭层,可作为工业燃料开采。

2)冰碛地貌的影响

更新世的大陆冰川的冰碛地貌面积大,分布广,如今欧洲的英、荷、德、波、俄等国广大地区都是冰碛地貌地区,其中欧洲大平原实质上就是由各种冰碛丘陵及冰水平原组成。土地的组成物质较粗,以沙砾为主,透水性强,丘陵只适宜于林业、果园或牧地,丘间平地或冰水平原,才是农业所在地。在丘陵中,终碛垄和蛇形丘又常常成为公路或铁路的天然路基。例如由圣彼得堡到赫尔辛基的铁路就是建立在终碛垄之上的。又如在中欧,串通威悉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斯瓦河的东西走向的运河,也是以终碛垄之间的低地作为修筑运河的地形基础的。 吹蚀:风吹地面,由于风压力和气流紊动作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

磨蚀作用:风挟带沙粒运移,对地表岩石进行挫磨,乃至钻进岩石裂隙或凹坑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雅丹“维语”意为陡壁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土墩,风蚀垄、槽相间的形态组合。它以罗布泊西北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海滩)与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蚀作用: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主要海蚀地貌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与海蚀柱、海蚀台等。

澙湖: 当波浪愈接近岸边时,由于海底变浅,摩擦加强,在相当于两个波高的深处局部破碎,形成破浪。此时,由于损失部分能量,因而沉积一部分物质,造成堤状堆积地貌,称为水下堤 (水下沙坝)。水下堤不断升高,露出水面,即成为离岸坝 (岸外沙坝)。在离岸坝与海岸之间常常形成潟湖,这类潟湖成长条状,以离岸坝与海隔开,但仍有水道同海沟通。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广泛分布于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浅水海域,从岸边低潮线起向外海直达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边缘止,平均坡度只有0.1°,其深度在低纬一般不超过200米,在两极可达600米,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

大陆坡:位于大陆架与深海底之间,是大陆和海洋在构造上的边界。宽15—100公里,深度最大可至3200米或更深,坡度约3°—6°,坡面上常有海底峡谷,故地表比较破碎。

第六章 土壤圈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的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是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环境派生的自然体。同时,它也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他要素的关键环节;或者说土壤在整个自然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土壤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或者说土壤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环节和活跃的场所。为什么? (1)为陆生植物:营养物质、立地条件; (2)为河水、海水:盐份等物质; (3)形成沉积物、沉积矿床; (4)与大气圈进行热量和物质交换。 所以说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是由性质和形态都有明显差别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 自然土壤剖面的基本层次有:

1.有机层(O) 2.腐殖质(A)3.淋溶层(E)4.淀积层 (B)5.母质层(C)6.母岩层(R) 耕作土壤剖面的基本层次有:

1、耕作层(表土层) 受长期耕作施肥影响,土性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肥力水平高。厚度一般大于15厘米。

2、犁底层(亚表土层) 在耕作层之下,经长期反复压实,厚度10~20cm,呈层片状结构,紧实,腐殖质含量较上层减少。

3、心土层(生土层) 受耕作影响较少,定积作用明显,颜色浅。

4、底土层(死土层) 几乎未受耕作影响,根系少,土壤未发育,保留母质特征。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情况。如分为砂土、壤土、粘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