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重点归纳 - - 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 - 图文 下载本文

⑥等高线与分水线或集水线垂直相交。在与分水线垂直相交时,向分水线降低的方向凸出;在与集水线垂直相交时,则向集水线升高的方向凸出。

由于等高线具有上述的一些特性,能够正确显示地貌的一般形态、高度和坡度等,因而它是当前地图上显示地貌比较好的方法。 (3)、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不同比例尺地图要换算成同一比例尺或求同一距离内等高线的条数。

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

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③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陡崖高度计算方法: a、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b、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C、悬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

④形状特征: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如下)

山谷 山脊

(4)实际运用:

700 800 900

1)与气候结合: 900 800 700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9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例题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 处于吐鲁番盆地中)

2)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②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3)与地区规划结合:

①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与等高线大致平行,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②选择引水线:抓住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并适当考虑距离。 ③选择输油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

④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⑤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⑥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潭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⑦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4)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

通视情况的判断是看视线上是否有障碍;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验证(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 看到)。一般地,我们会碰到以下一些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 则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②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 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右图所示) 2.地形剖面图

(1)概念:以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切割地面后得到的图形叫做剖面图,能反映出沿某一特定方向地面垂直变化的情况。

(2)判读方法:

①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②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③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④如在一般情况下河流为“∪”,两河之间(分水岭)为“∩”,山谷为“∪”,山脊为“∩”……

(3)作用: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4)作法:①先在图上标出剖面线的位置,绘出剖面线;再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保持与地形

10

图一致,垂直比例尺要适当放大,参照地面起伏状况可放大5—10倍,使地面起伏稍加突出;②在上按水平比例尺绘一条水平直线作为剖面图基线,垂直于基线左端绘出垂直比例尺,标出相当于地面的高程,将地图上的剖面线置于与水平基线平行状态,将剖面线起点对准基线左端点,依次将剖面线与高线交点的位置转绘在基线上,并在垂直方向上按各点高程定出点位,③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剖面图。要注意的是剖面线通过峰顶和谷底时,只有等高的一对点,须在绘图时判别峰或谷适当上凸或下凹,以保持与实地情况相符合。 (5)要求掌握的重要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30′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0°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第三讲 世界大洲与大洋

1、 四大洋

太平洋——最大、最深(马里亚纳海沟)、最复杂(海底地形、洋流)

大西洋——面积第二、深度第三 板块张裂-大西洋海岭、完整的洋流

印度洋——面积第三、深度第二,南北印

度洋洋流不同

北印度洋洋流季风洋流

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洋流

北冰洋——面积最小、深度最小,大部分海区全年结冰。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穿越北冰洋航线——最近航线 大洲(大陆+岛屿)、大陆、岛屿类型:

大陆岛——大陆沿海由于海水淹没与陆地分开 面积大、深受陆地影响、地势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露出海面。面积不大、地势高、海洋中部(海岭) 珊瑚岛——珊瑚礁组成

澳大利亚东北部海洋大堡礁 一、 位置范围

1、 亚洲 世界最大的大洲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俄罗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

2、 非洲 世界第二大洲 海岸线

平直 马达加斯加岛 好望角 苏伊士运河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亚洲部分—西奈半岛):埃及

3、 欧洲 世界海岸线最曲折(多良港-海运发达)的大

洲 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4、 北美洲 新大陆 北美洲与亚洲分界线——白令海

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最大岛屿——格陵兰岛 巴拿马——跨南北美洲的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国家—西班牙、

11

葡萄牙语)

5、 南美洲 新大陆 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麦哲伦海峡(交通要道)

6、 大洋洲 新大陆 最小的大洲(一块大陆、两大岛屿、三组群岛)

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北美洲国家-美国(夏威夷岛)地跨亚洲、大洋洲的亚洲国家—印尼(新几内亚岛的一部分)

7、 南极洲 未有定居者的大陆 位置最南、跨经度最多(360)的大洲 二、 地形与地势

1、 亚洲 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兴都库什

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湄公河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东部多岛屿,南部多半岛

构造成因: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碰撞地带(东亚地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地带(南亚地形)

2、 非洲 高原大陆(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部较高-阻挡东风 撒哈拉沙漠 刚果盆

地(低地)

构造成因:东非大裂谷(小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板块张裂地带-非洲、印度洋板块)地中海(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之间碰撞地带-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脉)

3、 欧洲 平原为主,地势最低平。西欧平原(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中欧平原(波德平原)、

东欧平原(俄罗斯)。山地东西走向(不阻挡西风),阿尔卑斯褶皱山脉(年轻、高大—)、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古老、起伏平缓)——冰川作用(角峰、峡湾-挪威-良港)

4、 北美洲 三大地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地——西部高耸、年轻的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大平原(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和高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地(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

5、 南美洲 三大地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中部平原与东部高原交错分布)西部高耸的年轻的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亚马孙冲积平原、东部古老的巴西高原

6、 大洋洲 三大地形区:东部山脉、中部平原、西部高原——东部山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墨累达令盆

地(大自流盆地)、西部古老的高原

7、 南极洲 地势最高的大洲,以高原(大陆冰川)为主,主要为大陆冰川覆盖 三、 气候

1、 亚洲 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北京、平壤、东京)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上

海、广州、汉城、台北)、南部热带季风气候(马尼拉、河内、曼谷、仰光、吉隆坡、金边、加尔各答)、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雅加达)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耶路撒冷)、北部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兰巴托、乌鲁木齐、阿斯塔纳)——没有: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世界最大、最全3、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强(同一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变化大) 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大气环流因子——季风环流影响;

下垫面因子——陆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因子——旧大陆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影响大。 2、 非洲 气候特征:炎热、干燥、气候带南北对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纬度地带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