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物理三模试题和答案(Word版,可编辑) 下载本文

26.小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板E和平板F垂直放置在水平的平面镜上。平板

F可绕轴线ON转动,ON与平面镜垂直。

(1)让一束光AO贴着平板E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实验发现:当平板F向后转动时,在F板上观察不到

反射光线。当平板F转到与平板E成为一个平面时,在平板F 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于是小玲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与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小玲的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 是 。 (2)将平板F转到与平板E共面,将一束光贴着平板E以10 度的入射角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测得反射角为10度,并将入

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格中。改变入射角和反射角在做5此实验,各次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如 下表所示。请你写出反射角β与入射角α的关系 。 27.小研合实验要

入射角α/度 反射角β/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用符求的

10 20 30 40 50 60 70 第26题图 E A 30 40 50 60 70 80 20 10 N 0 10 F B 20 30 40 50 60 70 80 O 平面镜 实验器材测量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他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电路连接完毕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压表示数都不能达到 2.5V。(1)发生这个故障的原因是 。 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B.小灯泡灯丝断了 C.将接线柱CD连入了电路 D.将接线柱AB连入了电路

(2)将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A,如图乙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是 ?。

甲 a C A A S P D B L d c - + b 乙

第27题图

28.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

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这个像是倒立 实像。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为使在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0 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 第28题图

A B 29.小明想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Q与 哪些因素有关。实

温度计 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煤油、相同的温度计A和B、阻值为R1和R2的电阻丝(R1>R2),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他连接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电路。这个实验电路可探究电阻产

R2 R1 生的热量Q与 是否有关;还能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Q与 是否有关。这个实验中,电阻产生的热量是通过 表示的。 第29题图

30.水平实验桌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B两个烧杯。小云利用提供的实验器

材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是否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水面的距离h1为10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

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烧杯的水中,探头到水面的距离h2为12cm,如图乙所示,

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

A

B

(乙) (甲) 第30题图

(1)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2)请你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情景,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3)学习了液体压强知识后。小丽通过实验情景,提出了新的观点。即“液体内部任意一点 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为了证明小丽的观点是错误的,小云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个实验探究中,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31.如图所示是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在这个实验中,用通过导体中

电流的大小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要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保持金属丝的材料和 不变。除此之外,还应保持 不变。 I/A 1.6 P D

1.2

B A A 0.8

S

0.4

- + b 2 4 6 8 U/V 0 a 第32题图 第31题图

32. 小亮同学取一只标有“6V”字样的白炽灯灯泡,探究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

关系并描绘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认真分析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变大而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2)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3.将螺旋弹簧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现将一钢球挂在该弹簧的下端,静止时球在O点,如图乙所示。再把钢球竖直向下拉到A位置后在释放,钢球就会在A、B两点间上下振动。请你画出钢球在最低点A和最高点B受力示意图,并写出每个受力图中的力哪个大,那个小。

34.实验桌上提供了符合实验要求的酒精灯一个、火柴一盒、大烧杯一个,小烧杯一个,水适量、温度计两支、铁架台一个、十字夹两个、铁圈一个、石棉网一个、铁杆一个,细线适量。请你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误差与有效数字》并回答35题

误差与有效数字

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叫作误差。所谓的真值是一个物理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客观的真实数值。实验时由于仪器本身的不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者的粗心大意(或不良习惯)和无法预计的偶然因素等原因,使得测量值往往偏离真值。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是可以想办法减小。测量误差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可用百分数表示。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按确定方向变化的,它不会在同一条件下时大时小,时正时负。系统误差的来源为:仪器本身的不准确、实验条件未满足和测量方法不完善等。使测量结果单一偏大或偏小。偶然误差是一种时大时小,时正

.. ..

乙 第33 题图 甲

B O A

时负按统计规律变化的。偶然误差的来源为:判断误差,测量条件不稳定,仪器受某些偶然因素的制约以及外界干扰等。用多次测量取算术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测量结果一般都用有效数字表示。如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用这只尺子测量一铅笔的长度是4.25cm,由于尺子的分度值是1mm,所以数据中的4和2是从尺子上准确读出来的,而数字5只能通过目测估计得出。这样由准确数字和一位估计数字组成的数字,叫作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就是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位非零数字直到误差所在的最后一位数字的总称。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有误差的。我们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就是估读值。如图37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木条长

1 0 cm 2 3 4 A 第35题图

度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应先读出准确值为3.9cm,在读出估读值0.05cm。木条的长度是3.95cm。这个有效数字有4位。由于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所以最后一位是有误差的。 35.(1)有效数字0.5862是 位有效数字。

(2)有一石英钟总是偏快一些,这种误差属于 误差。(选填“偶然”或“系统”) (3)水的密度真实值是1.0×10kg/cm.小玲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水的密度值为0.98×

10kg/cm,则这个测量值的绝对误差是 ;相对误差是 。

五、计算题(共7分,第36题3分,第37题4分。)

36.如图是某款有加热和保温功能的电热饮水机电路原理图,机内有温控开关S0。该饮水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加热时的总功率为880W,保温时的功率为40W,R1、R2为加热电阻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阻值的影响)。求: (1)加热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2)电阻丝R2的阻值。

R1 R2 220V S 温控开关 S0 3

3

3

3

题图 第36

37.一个装有水的薄壁玻璃圆筒放在水平台面上。圆筒的底面积为90×10m,水

与筒的总重为17N。现将一个体积为100×10m密度为3×10kg/m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使金属球没入水中,如图所示。求: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玻璃圆筒对台面的压强。

.. ..

第37题图 -63

3

3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