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一)填空题
1.人体脂肪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2.储存脂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能源储存。
3.必需脂肪主要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约占男性总体重的________%,约占女性总体
重的 ________%。
4.依照发生原因,肥胖可分为____________性肥胖和___________性肥胖。
5.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分为___________型肥胖和__________型肥胖。 6.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男性多为___________型肥
胖,其脂肪主要沉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人体各组成成分的生理功效不同,常把体重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常用的肥胖诊断指标有肥胖度%、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9.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针对亚洲人制定了肥胖的诊断推荐标准,BMI大于________(kg/m)
2
为超重,大于 _______ (kg/m)为肥胖。
10.腰臀围比是以脂肪分布来评价患病危险几率的一种简便方法,若男性的腰臀围比值超过
________,女性的腰臀围比值超过________,患病率就会大幅度增加。
11.常用于评估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方法有双标水评估法、运动加速度感应计法、直接观察
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12.测量评估体成分的方法很多,其中皮褶厚度法不仅可以反映体脂分布情况,也可以从身
体不同部位的体脂分布来推算体脂总量。采用该方法测量四肢皮下脂肪分布时,一般测量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等部位。
13.采用皮褶厚度法测量评估体成分时,女性常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等部位。
14.采用皮褶厚度法测量评估体成分时,男性常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等部位。
15.人体能量平衡状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16.人体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7.人体安静时所消耗的能量可分为三部分,其中____________消耗能量最多,所占比率为
_______%。
18.运动员减体重常用的方法有主动限制能量摄入、药物抑制食欲、增加体力活动量和
___________,建议减体重最大量每周不超过_______公斤。
19.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运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0.在制定减肥运动处方时,应遵循下列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21.减肥运动通常运动强度为__________%最大心率,练习频率为_________次/周,每次运动
持续时间至少_______分钟。
(二)判断题
1.继发性肥胖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 ) 2.能量支出小于摄入为能量负平衡。( )
3.通过运动减肥,建议每周体重下降以1公斤为宜。( )
4.减肥运动处方应遵循安全性、可接受性和多样性的原则,与有效性无关。( )
5.减肥运动处方主要考虑能否出现体脂下降、腰围缩小、心肺功能提高等良好的运动效果,
而不应该考虑参加者的兴趣。( )
6.减肥运动处方所选择的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而不应采用抗阻力量练习。( ) 7.耐力运动能够很快激活脂肪水解酶,进而促进脂肪水解,因此减肥运动多采用耐力运动。
( )
8.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基础代谢率会逐渐降低。( )
9.储存脂肪的主要作用是保温、缓冲机械撞击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数量缺乏,会降低
健康水平。( )
10.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 )
11.目前儿童肥胖多属于继发性肥胖。( )
12.常用肥胖诊断指标有很多,其中体质指数(BMI)是体重(kg)/身高(m)。( )
2
13.世界卫生组织(WHO)2002年制定了亚太地区肥胖的诊断的推荐标准,将BMI大于25(kg/m)
2
定为超重,大于30(kg/m)定为肥胖。( )
14.皮褶厚度的测量只能通过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反映体脂分布情况,不能推算出体脂总量。
( )
15.采用皮褶厚度法推测体成分,测量时取身体的左侧部位。( )
16.当人体处于能量正平衡状态时,身体组织会分解释放能量,供给机体需要,体重下降。
( )
17.基础代谢约占人体每日能量消耗的65%,婴儿基础代谢率最高,女性略高于男性。( ) 18.心率变化范围介于100-180次/分时,心率与运动强度、摄氧量、能量代谢之间存在着显
著的线性关系。( )
(三)名词解释 1. 身体成分 ; 2. 肥胖;
3. 单纯性肥胖; 4.继发性肥胖; 5.体质指数; 6.运动处方 ;
(四)简述题
1.简述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简述肥胖的分类。
3.简述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评估方法。
4.简述能量平衡的状态及其与脂肪贮存的关系。 5.简述减体重应遵循的原则。
6.运动员常用的减体重方法有哪些? 7.简述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8.简述肥胖流行的主要原因。 9.简述肥胖的诊断指标及其标准。 10.运动员减体重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运动员需要保持适宜的体重和身体成分比例? 2.体成分的估算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其估算的原理?
3.论述运动减肥处方的制定原则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试述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5.试述减体重与减肥的区别。
6.试述运动员减体重常用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必需脂肪 、 储存脂肪 2. 保温 、 缓冲机械撞击 3. 3% 、12%
4. 单纯 、 继发 5. 腹部 、 臀部
6. 腹部 、 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 7. 脂肪重 、 去脂体重 8. 体脂% 、 BMI 、 WHR 9. 23 、 25 10. 0.95 、0.80
11.心率法、气体代谢分析法 、问卷调查法 12. 皮褶厚度法 、 肱三头肌 、 大腿 13. 肱三头肌 、 髂前上嵴 、 大腿 14. 胸部 、 腹部 、 大腿
15. 能量正平衡 、 能量负平衡 、 能量平衡
16. 满足基础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食物热效应 、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17. 基础代谢 、 65% 18. 脱水 、 1
19. 运动强度 、 持续时间 、 运动频率 20. 安全性 、 有效性 、 可接受性 21. 40-70、 3-6 、 30
(二)判断题
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 11.错;12.错;13.错;14.错;15.错;16.错;17.错;18.对。
(三)名词解释
1.指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根据各个成分的生理功效的不同,常把体重分为
体脂重和去脂体重。身体成分常以体脂%表示。 2.指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这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和/或脂肪组织与其它软组织的比例过高。
3. 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4.指继发于某些疾病,主要是一些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肥胖。 5. 指体重(kg)与身高(m)平方的比值。是肥胖诊断指标之一。 6.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运动者的体质、健康情况以及要达到的目的,以处方的形式确定的
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它是运动者进行身体活动的指导性条款。 (四)简述题
1.肥胖对人体的危害:(1)肥胖降低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2)肥胖影
响消化系统的功能。(3)肥胖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肥胖加剧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4)肥胖增加某些癌症发生的危险性。(5)肥胖还容易引起脑卒中、关节
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许多疾病。 2. 肥胖的分类:(1)依照发生原因,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2)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分为腹部型肥胖(又称向心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 (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3. 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评估方法:①心率法、②计步器、③运动加速度感应计、④气体代谢分析法、⑤双标水法、⑥直接观察法、⑦问卷调查法。 4. 能量平衡的状态与脂肪贮存的关系:人体能量摄取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能量的平衡状态,分为能量正平衡、能量负平衡和能量平衡三种状态。若能量摄入小于支出(消耗)时,为能量负平衡,表示摄取的能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身体组织会分解释放能量,供给机体需要,体重下降;若能量摄入大于支出时,为能量正平衡,表示摄取的能量超过机体需要,额外的能量会储存于体内,特别是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使体重增加,体脂增多。正常健康成年人通常保持能量平衡状态,体重恒定不变。
5.减体重应遵循的原则:减体重计划应符合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的原则。饮食方面应注意平衡膳食,减少热量摄入,科学合理的安排进食时间。运动方面应注意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以消耗大量能量的运动为主,但要避免过度疲劳。
6.运动员常用的减体重方法有:① 主动限制能量摄入(减少食量、半饥饿或全饥饿)。② 药物抑制食欲、催吐、催泻。这种方法不利于健康,不提倡使用。③ 增加体力活动量。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还强身健体。
④ 脱水。这是快速减体重的方法。但脱水不仅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健康。
7.制定减肥运动处方的原则:运动减肥的效果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采用的运动处方是否适用。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及运动频率四要素,同时还有注意事项。在制定减肥运动处方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所制定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练习频率应在参加者体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安全范围之内。可接受性。运动方式应使参加者感兴趣,能坚持下去,运动费用能够承受。有效性。即通过一段时间的减肥运动,出现体脂下降,腰围缩小等良好效果。
8.现代流行的肥胖绝大多数是单纯性肥胖,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如下:①过量饮食。高脂肪和高糖膳食使热能摄入超过机体的需要,额外的热能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②缺乏体力活动。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强度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能量的消耗也随之减少,能量的不平衡使额外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9.成年人肥胖的诊断指标及其标准:
诊断指标 肥胖度% 体脂% BMI 2(g/cm) 1998年 2002年 轻度肥胖 20%~29% 男20%~25% 女25%~30% 肥胖 中度肥胖 30%~50% 男25%~30%女30%~35% 重度肥胖 >50% 男>30% 女>35% >30 (全球标准) >25 (亚太标准) 男>0.95 女>0.85 WHR(腰围/臀围) 注:①肥胖的判断不能仅凭体重来判定,而应根据体脂来判断。
②多项指标比单项指标评价更可靠。
10.运动员减体重时为了避免长期减重会带来营养不良和快速减重带来的脱水等医学问题,
建议:最大减体重量是每周不超过1公斤;至少在赛前2~3天达到比赛体重;体脂%男运动员不应低于5~7%,女运动员不应低于6~10%;每天热能供给量不低于1500~2400千卡。
(五)论述题
1.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运动员体重和体成分与运动专项能力有密切的关系。体操、中长跑、跳高、跨栏、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要求克服体重完成某些动作,为保证发挥最佳运动成绩,则体重往往较轻,而且体脂比例较低、肌肉比例较高。但体脂比例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如女运动员闭经、运动性贫血等都与体脂过少有关。以体重分级的项目,如举重、摔跤、柔道等,对控制体重要求很高,既要保存肌肉力量又要去掉不必要的脂肪;有些以力量和爆发力为主的项目,如投掷项目,因力量大小与瘦体重呈正相关,所以增加瘦体重很重要;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却与体脂%呈负相关,所以耐力项目运动员体脂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训练水平的高低。
为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比赛中取得佳绩,训练期或比赛前保持合理的体重和体成分比例非常重要,因此,各类运动项目的理想体重和体成分就成了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人员关注的问题。测定体成分对指导运动员达到理想体重、发挥运动潜力、提高运动能力,帮助教练员找到合理的体重调控方法,合理安排训练以及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都具有重要意义。
2.体成分的估算方法和原理:
①皮褶厚度法:皮下脂肪厚度与体脂总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②围度法:用一皮尺测量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来估算体脂%。③生物电阻抗分析法: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于导电,根据电流传导速度快慢来表示身体所含脂肪多少。④水下称重法:身体内脂肪和非脂肪组织量的不同使身体密度也不同,通过人体在水中和陆上的体重变化来测量人体体积、身体密度,从而推算出体脂重和去脂体重。⑤空气置换法:通过人进入测试舱前后舱内空气体积变化来计算人体体积,结合精确测量的体重计算身体密度,进而估算体成分。⑥DEXA法:应用两种能透过机体的不同能量的光子,在不同密度的组织中,其衰减光子能量的程度不同,进而计算出各种组织的含量。
3.运动减肥的效果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采用的运动处方是否适用。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及运动频率四要素,同时还有注意事项。在制定减肥运动处方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所制定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练习频率应在参加者体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安全范围之内。可接受性。运动方式应使参加者感兴趣,能坚持下去,运动费用能够承受。有效性。即通过一段时间的减肥运动,出现体脂下降,腰围缩小等良好效果。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首先应做医学检查,判定心功能状态及有无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肥目标和计划。每周体重下降以0.5Kg为宜,否则不能真正长久地减肥。②确定目标后制定运动处方及实施方案。在实施运动减肥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整,在满足机体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热量的过多摄入,主要是控制脂肪、糖类和食物总量的摄入。减肥健体运动方式应有氧运动为主,如耐力运动:长距离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等,辅助运动项目:太极掌(套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身操等。也要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即在增加能量消耗的基础上,增加瘦体重。力量练习应根据肥胖者脂肪堆积的部位选择。脂肪堆积在腹部者主要是进行仰卧起坐及抗阻性抬腿运动等,脂肪堆积在肩、胸、背部者可做哑铃操及拉力器练习等。每次运动时,要注意在开始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结束时做好整理活动,运动过程中细心观察体会主观体力感觉程度(RPE),过于轻松或过于吃力,可对练习的内容和运动量做适当调整,避免运动伤害事故发生,以第二天不感到很疲劳为宜。
4.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①耐力运动消耗脂肪。耐力运动时,脂肪氧化是主要的供能形式。运动时体内脂肪的利用受脂肪水解、脂肪动员、脂肪酸的运输以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的影响。脂肪水解酶只有在耐力运动20分钟后才能激活,促进脂肪水解,
氧化供能。在进行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中,脂肪动员加强,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利于活动肌肉更多地摄取和利用脂肪酸供能。耐力训练不仅加速脂肪酸和磷酸甘油的氧化,同时也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阻碍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达到体脂减少,控制肥胖的目的。
②适度运动降低食欲。运动对食欲的影响比较复杂,运动对于有代谢紊乱问题的肥胖人,则有抑制食欲的作用。Durrant等人(1982年)的研究显示,胖人和瘦人进行固定自行车运动后,瘦人增加食物摄取量以弥补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而胖人食欲却下降,食物摄取量减少。 ③增加基础代谢。几十年的减肥实践发现,单独依靠减少能量摄入而减肥的效果,往往因人体基础代谢率(RMR)的降低而抵消;而体育运动能增加瘦体重,RMR与瘦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瘦体重越大,RMR越高。所以饮食控制和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效果最佳。
④抑制脂肪生成。运动可以下调脂肪合成酶(FAS)基因表达,减少或抑制脂肪的合成,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脂肪生成加强,若进行运动,则减少脂肪的生成。 5.减体重与减肥的区别:人体的脂肪组织好似一个能源仓库,从食物中摄取的能源物质如脂肪和糖类超过日常需要量时,多余的部分会以脂肪的形式贮藏在脂肪组织中,脂肪库存越来越多就会造成肥胖。减肥是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量,其基本途径是减少能源物质摄入(控制饮食)和增加能量消耗(运动减肥)。减体重不等同于减肥。单纯节食能有效减少体重,但主要减少的是瘦体重,不利于健康。运动减肥不仅在运动过程中增加能量消耗,特别是有氧耐力运动以消耗脂肪供能为主,而且在运动结束后的数个小时内,机体代谢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这样又额外消耗一些能量,有利于减肥。运动不仅有减肥的功效,而且还有增加瘦体重的作用,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减肥锻炼,可能会有体重不变(没有降低)的现象,但从身体组成上已发生了改变,即体脂量减少了,瘦体重增加了,即达到了减肥增壮的目的。 6.运动员减体重常用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有体重级别的比赛项目(如举重、摔跤和柔道等项目),以及需要克服体重来完成优美技术动作的运动项目(如体操、艺术体操等),运动员为了获得好的运动成绩(名次),常采用以下方法控制体重。
主动限制能量摄入(减少食量、半饥饿或全饥饿)。运动员长时间采用该方法减重会出现医学问题——“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可引起“发育迟缓、月经紊乱、乏力、神经性厌食症、运动能力下降”等医学问题。
药物抑制食欲、催吐、催泻。这种方法不利于健康,不提倡使用。
增加体力活动量。运动能强身健体,耐力运动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消耗脂肪,还提高心肺等器官系统的功能。提倡使用。
脱水。这是快速减体重的方法。体重减少1%,肌肉水分就减少1.2%;体重减少5%,血液容量会丢失10%。脱水不仅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健康。
为了避免长期减重会带来营养不良和快速减重带来的脱水等医学问题,建议:最大减体重量是每周不超过1公斤;至少在赛前2~3天达到比赛体重;体脂%男运动员不应低于5~7%,女运动员不应低于6~10%;每天热能供给量不低于1500~2400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