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基础理论(全面介绍CMMI基础) 下载本文

·9·

1.5.1 能力等级0-不完整级的特征

不完整级也称为未执行级。它的过程是一个未执行或仅仅部分执行的过程。该过程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目标未被满足。

注意:所谓“未执行”、“部分执行”以及后面所说的“已执行”等描述,都是相对于模型的过程域而言。

1.5.2 能力等级1-已执行级的特征

已执行级的过程是一个满足过程域各个特定目标的过程:为了实现可识别的输入工作成果产生可识别的输出工作成果,需要做相应的工作,处于这个级别的过程,能支持这类工作并且使其能执行。

不完整级与已执行级过程之间的关键差别在于,已执行级过程满足相应的过程域的所有特定目标。

1.5.3 能力等级2-已管理级的特征

已管理级过程是一个具有以下特征的已执行级过程。它是按照预定方针予以策划和执行的;为了生成受控的输出,过程的执行都是配备有适当的资源、有熟练技能的人;各方利益相关者介入了该过程;并且依据各项要求进行了审查和评价。该过程可能由某个项目、某个项目组或某个职能部门予以制度化了,或者可能成为组织的一个独立过程。该过程的管理牵涉到过程的制度化(作为已管理级过程加以制度化),牵涉到针对该过程各种具体目标(如成本、进度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已管理级过程与已执行级过程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过程受到管理的程度不同。已管理级过程是有计划的。当实际结果和性能明显偏离该计划时,会采取纠正措施。已管理级过程要实现该计划的各项具体目标并且被制度化,以保证绩效的一致性。过程制度化还意味着,该过程的实施广度和深度以及维持时间等是适当的,能够确保该过程成为开展工作中的一个坚实的组成部分。

该过程的具体目标可能是这个过程特有的目标,也可能是某个更高层次上规定的目标(就一组过程而言),在后一种情况下,各个过程将共同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做贡献。作为对该过程采取的纠正措施的一部分,这些具体目标可能会被修改。

9

·10·

1.5.4 能力等级3-已定义级的特征

已定义级过程是这样一种受管理的过程:它是根据本组织的剪裁指南从本组织的标准过程集合剪裁而得来;它具有受到维护的过程描述;并且它能为本组织的过程财富(资源)贡献工作成果、度量项目以及其他过程改进信息。

已定义级过程和已管理级过程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标准、过程描述和规程的应用范围不同。就已管理级过程而言,标准、过程描述和规程只在该过程的某个特例中使用(在某个特定项目上使用)。就已定义级过程而言,因为标准、过程描述和规程是从本级织的标准过程集合剪裁而来并且与组织的过程财富相关。所以,在整个组织里执行的各个已定义过程就比较一致。与已管理级过程的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是,已定义级过程的描述比较详细,执行比较严格。对过程各项活动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过程,其工作产品的所提供的服务的详细度量,是对已定义过程进行管理的基础。

组织的标准过程集合是已定义过程的基础,它是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并且不断改进的。这些标准过程描述的基本过程元素可望纳入已定义过程中。标准过程还描述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为支持本组织现在和将来使用的标准过程集合而在组织一级进行的制度化也是在长期实践中实现和不断改进的。

1.5.5 能力等级4-量化管理级的特征

量化管理级过程是利用统计和其他量化技术进行控制的已定义级过程。按照管理该过程的准则来建立和利用质量和过程绩效的定量目标。从统计意义上反映质量和绩效目标,并且在整个过程周期里管理这些质量和过程目标。

组织的标准过程以及客户、最终用户、组织和过程实施人员的需要等,是量化目标的基础。执行该过程的人直接参与对该过程的量化管理。

对生成工作成果或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集合实施量化管理:对那些在总的过程性能上起重大作用的过程实施量化管理;针对选定的过程绩效详细度量并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过程变化的特殊原因,并且在适当时对特殊原因的起源进行处理,以避免将来再次发生。

量化管理级过程和已定义级过程的一个关键区别是过程绩效的可预测性。量化管理意味着使用统计技术或其他量化技术来管理某过程的一个或几个关键子过程,从而做到可以预测该过程未来的绩效。

10

·11·

1.5.6 能力等级5-持续优化级的特征

持续优化级过程是一个可以通过调整使之满足当前的和预定业务目标的量化管理级过程。持续优化级过程侧重于通过渐进式的和革新式的技术改进不断改进过程绩效。凡是涉及到处理过程变化的共性原因和对组织的过程进行可度量改进的各个过程改进项都得到标识和评价,并且在适当时予以部署实施。对改进项作出选择的基础是:量化地了解它们在实现组织过程改进目标中的预期贡献与成本,和对组织的影响。处于持续优化级的过程其绩效将不断得到改善。

所选定的对过程的渐进式的和革新式的技术改进,系统地进行组织部署实施,对照量化的过程改进目标,测量和评价已部署实施的过程改进的效果。

持续优化级过程与量化管理级过程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持续优化级过程是通过处理过程变化的共性原因而不断地进行改进。量化管理级过程关心的是处理过程变化的特殊原因和提供对过程结果的统计意义上的可预计性。尽管量化管理级过程可以产生可预计的结果,但这种结果可能与规定的目标有差距。持续优化级过程关心的是处理过程变化的共性原因,并且调整过程以改善过程绩效,从而实现规定过程量化目标。过程变化的共性原因是过程内在的并且影响该过程的总体性能的原因。

1.6 过程域的部件及解释

CMMI过程域的部件划分三类:必要的(required)、期望的(expected)和信息的(informative)3类,如图1-4所示。

11

·12·

过程域 目的说明 特定目标 共性目标 特定实践 共性实践 典型工作成果 介绍性说明 相关过程域 子实践子实践 图标 必需部件 期望部件 信息部件 图1-4 过程域的部件

1.6.1 必需部件

必需部件描述组织达到某个过程域必须满足的部分,这种满足在组织过程中实现是可视的。CMMI的必需部件是特定目标(Specific Goals)和共性目标(Generic Goals)。这些目标在评估中作为判断一个过程域达到和满意的基本原则。

特定目标只适用于一个过程,它描述过程特性具有唯一性,即只有该过程必须实现的那些特性。特定目标是必需的部件,在评估时用来衡量该过程域是否满足要求。例如:配置管理过程域的一个特定目标是“创建和维护基线的完整性”。

共性目标称为“共性”是因为同一目标的陈述对应了多个过程域。共性目标描述组织制度化实施的特征。

1.6.2 期望部件

期望部件说明组织要达到某个目标的一般性做法。期望部件指导那些实施过程改进或执行评估的人用于判断过程域目标是否达到。CMMI的期望部件是特定实践(Specific Practices)和共性实践(Generic Practice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