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和商丹一体化后,在新的历史机遇和平台上实施追赶战略,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编制本纲要。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按照“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顽强拼搏,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影响,奋力谋求突破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33300万元,比“十五”末增加217600万元,超额实现了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945元,比“十五”末增加7136元,超额实现了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全县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一)工业经济实现了新跨越。“十一五”末,工业总产值
- 1 -
达到299100万元,比“十五”末增加228590万元,年递增33.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92400万元,比“十五”末增加88200万元,年递增85.6%,超额完成了翻三番的目标。工业增加值达到57000万元,比“十五”末增加40000万元,年递增27.4%。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末,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30436万元,比“十五”末增加72453万元,年递增17.6%,“畜、药、果”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达到71000万元、11060万元和11820万元,年递增分别达到13.8%、3.4%和16.5%,年均劳务输出6.5万人,创劳务收入35000万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共完成投资35672万元,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三)财政金融取得新发展。“十一五”末,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7785万元,年递增33.9%,超额完成了翻一番的目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457万元,比“十五”末增加9066万元,年递增36.8%。“十一五”期间,金融机构存贷比结构更趋合理,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金融态势运行平稳。
(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沪陕高速公路、西合铁路建成通车,广场南路、江南人民路、凤麓路、商邑路改造、老街改造、中心广场改造等建设完成,新修县乡油路242.2公里,通村水泥路793.53公里,“五横五纵”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一堤两岸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丹江步行桥、丹凤体育场、江北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龙驹大街、环城
- 2 -
东路、江北大道东延、江南大道东延西延、棣花省级重点镇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000万元,是“十五”期间的4.53倍。
(五)旅游三产取得新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以创建省级旅游名县为目标,着力打造以“古寨、名人、生态游”为重点的旅游品牌,冠山自然风景区、丹江漂流提升改造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末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138.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3400万元,年递增124.6%,超额完成了旅游综合收入比“十五”翻三番的目标。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7600万元,年递增18.1%。
(六)招商引资取得新业绩。我县积极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实行叩门招商、情结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产业链招商和网络招商等多种手段并举的方法,全方位深层次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累计达到277000万元,是“十五”的9倍,年递增34.6%。
(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民生八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6655.7万元;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员5580人,年递增23.5%;“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04元,年递增1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1元,年递增18.9%;贫困人口由“十五”末的5.73万人减少到1.49万人;社会
- 3 -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八)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按照“教育强县”的思路,强化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十一五”末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比“十五”末增长0.6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达到99.5%,比“十五”末增长0.1个百分点,高中入学率达到70.5%,比“十五”末增长26.7个百分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青少年活动场所等不断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更趋活跃。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十一五”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5.2%。医疗、养老、失业、生育、工伤保险面逐步扩大,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十一五”末计划生育率达到98.04%,人口自增率控制在2.47‰以下。“六大”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全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 4 -
专栏1 丹凤县“十一五”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 标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元) 财政总收入(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其中:规模工业(万元) 农业总产值(万元) 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化率(%) 单位GDP能耗 2005年 115700 33700 29100 17000 12100 31300 3809 4138 2391 70510 4200 57983 143474 46800 4.0 6279 1540 22.8 0.813 “十一五” 规划 234000 - - - - - 7560 10000 6000 170000 50000 81645 600000 94000 4.0 10000 2420 35 - 2010年 333300 74000 125500 57000 68500 133800 10945 17785 11457 299100 92400 130436 650000 107600 4.0 15204 3661 35 0.6504 “十一五”年均 递增(%) 23.6 17 34 27.4 41.4 33.7 23.5 33.9 36.8 33.5 85.6 17.6 是“十五”的4.53倍 18.1 - 19.3 18.9 8.95 年均降低4% - 5 -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面临机遇最多、实现经济扩张、实施追赶战略的重要时期。
从面临的机遇看,一是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体两区”的启动实施,丹凤的发展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省市重点发展规划,我县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扩张期;二是陕南突破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生态旅游、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等产业,建设陕南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给丹凤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我县区位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我县绿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壮大、加工链条的不断延伸、生态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矿产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我县奠定了明显的后发优势;五是“十一五”打下的良好发展基础、不断转变的干部作风和逐步激发的潜在活力,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实现率先突破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县域经济缺乏大企业支撑,发展质量不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占有率较低;二是工业经济缺乏大项目支撑,技术、资金、环境依然是主要制约瓶颈,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较低;三是农村经济缺乏大产业支撑,品多量小质差,加工开发不够,产业化水平较低;四是城镇建设缺乏大规划支撑,建设投入不足,管理维护不到位,县城规模小、配套功能不齐全,小城镇建设发展滞后,城镇带动能力较低;五是生态旅游缺乏大景区支撑,旅游资源挖掘不够,配
- 6 -
套服务缺失,难以吸引和留住游客,开发水平较低;六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潜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七是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缺乏创新和魄力。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转变方式、改善民生中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县率先突破发展。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民富县强为目标,抓住“一体两区”启动实施和国家继续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面向全国、依托关中、融入西安、率先发展”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科教带动“四大战略”,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六大重点”,奋力把丹凤打造成关天经济区的次核心区、循环工业的创新基地、绿色农业的示范基地和秦岭最佳旅游目的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宜居、和谐新丹凤。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原则: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实现循环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力实施科教兴丹战略,提高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
- 7 -
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加快发展。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实现双跨越。力争实现“六个翻番、一个增长、一个降低”,即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00000万元,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到36000万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00000万元,比2010年翻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600000万元以上,比“十一五”期间翻两番;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0000万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年递增14.6%;单位GDP能耗下降13%。
——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双提速。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增长加快,对外贸易不断增强,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以现代材料和绿色产业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以生态旅游和劳务输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1.4:37.4:41.2优化发展到12:45:43。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
——和谐社会和生态建设双提升。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 8 -
制在6.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313500人以内,贫困人口占比1%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安全防控能力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上级下达的指标。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双突破。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投资、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70%。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招商引资500000万元。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双提高。一是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二是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三是多渠道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努力扩大就业门路。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后顾之忧。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五是对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群体,进行直接帮扶。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 9 -
专栏2 丹凤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指 标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元) 财政总收入(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其中:规模工业(万元) 农业总产值(万元) 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化率(%) 单位GDP能耗 2010年 333300 74000 125500 57000 68500 133800 10945 17785 11457 299100 92400 130436 650000 107600 4.0 15204 3661 35 0.6504 2015年 700000 90000 311000 206000 105000 299000 22340 36000 24000 700000 400000 210000 2600000 300000 4.0 30000 8000 50 0.5658 “十二五”年均 递增(%) 15 4 19.9 29.3 8.9 17.4 15.3 15.1 16 18.5 34.1 10 是“十一五”的4倍 22.8 - 14.6 16.9 7.4 年均降低3 - 10 -
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加快以八大循环产业链为重点的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
紧紧抓住“一体两区”建设的机遇,全力抓好丹凤县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工业园、商棣产业园三大园建设,重点抓好园区路网、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园区服务、承载和招商能力,整合生产要素,增强聚集效应,形成以棣花——商镇——龙驹商丹盆地为中心,留仙坪、竹林关为两翼,涵盖铁、铜、石墨、钒、钾长石、石英石等优势资源开发的一体两翼格局。依托园区建设,采用高新技术,加快钒、铁、硅、镁、钛、钾、钙等重要矿产资源的整合开发和精深加工,做大做强有色金属、钢铁等领域的现代材料工业,最终建成与关中制造业优势互补的全国现代材料基地,将园区打造成工业项目的聚集区、高新产业的研发区、工业产品物流集中区和招商引资的平台和窗口。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矿产开发及深加工、生物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三大产业集群,把园区打造成商洛工业经济的核心区和“十二五”县域经济的新亮点,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0%以上。
按照“大项目支撑、大企业引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十二五”期间,紧扣八大循环经济产业链,计划投资约247亿元,重点抓好69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其中“十二五”规
- 11 -
划实施52个,总投资1640200万元,“十二五”重大前期项目17个,总投资827000万元。基本建成支撑我县工业发展的八大循环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达70亿元,年递增18.5%;规模工业总产值达40亿元,递增34.1%,实现工业项目建设新跨越,工业发展新突破。
盐化工产业链:主要项目有7个,总投资约59.3亿元。利用我县境内留仙坪储量达200亿吨以上、氧化钙含量54%以上、陕南储量最大、质量最优的石灰石资源,在留仙坪油房街村建设占地2500亩的化工建材工业园,即投资21亿元采用先进的密闭炉(环保无污染)生产技术建设60万吨和45万吨电石项目,为聚氯乙烯项目提供原料,并以其电石渣和石灰石废渣为原料,投资5亿元建设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50000万元在丹凤工业园建设年产5万吨PVC管材生产线,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整个产业链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
优质 石灰石 废料 水泥 电石 电石渣 墙体材料 PVC 碳酸钙超细粉 PVC管材 筑路材料等
盐化工产业链示意图
- 12 -
石墨产业链:主要项目9个,总投资约34亿元。依托丹凤县留仙坪及庾岭总储量约5000万吨的大型石墨矿山,开发石墨系列产品。共有3类项目,一是抓住国家将石墨资源作为战略储备物资的良好机遇,建设年产10万吨石墨精粉,在此基础上开发年产6万吨高炭石墨(99.99%)生产线,使年产值达到1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炭石墨生产基地;二是与陕煤集团合作投资约20亿元开发石墨电极项目,年产值可达70亿元;三是制造隔热保温材料,高档乳化石墨,石墨布、石墨盘根、石墨坩锅等产品,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整个产业链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
年产10万吨 年产6万吨 高纯石墨(99.99%) 石墨电极 石墨精粉 乳化石墨 石墨布 石墨垫片 石墨盘根 石墨板材 太阳能聚垫板 石 墨 资 源 分布于留仙坪、庾岭等 乡镇,总储量5000万吨 膨化石墨 石墨坩锅 水泥混材 尾矿 建筑砖 筑路材料
石墨资源开发产业链示意图
铁资源开发产业链:主要项目有7个,总投资约26.8亿元。经东北大学分析鉴定我县资峪矿区铁矿石中所含杂质硫为0.04%、磷为0.003%,是西部地区少见的海绵铁优质资源之一,
- 13 -
原矿品位虽然较低,但由于所含类质同相体少较易提纯,精矿品位可选到69.5%以上,依据这一优势资源,开发二条年产30万吨高纯铁精粉-年产20万吨海绵铁-特种钢-特种钢铸件产业链并利用选矿尾矿开发年产1亿块墙体砖和年产50万平方米微晶玻璃项目,形成铁资源开发产业链。整个产业链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
铁 矿 资 源 铁精粉 球团铁 年产1亿块 分布在蔡川、资峪、龙驹 等乡镇。总储量1.2亿吨, 平均品位13% 年产20万吨 提纯后品位 69.5%以上 海绵铁→普钢及特种钢→特种钢铸件 新型墙体砖 尾矿 年产50万m2 微晶玻璃 水泥混合材 铁矿资源开发产业链示意图
石英资源开发产业链:主要项目有5个,总投资约12.8亿元。依托我县桃坪、花园两乡总储量约10亿吨的大型石英石矿山,开发石英产业链。一是利用鄂尔多斯引进的美国先进生产技术,投资2亿元开发年产3万吨高纯二氧化硅,纯度可达99.995%以上(目前这种纯度的二氧化硅我国还依赖从美国进口),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二是投资约5 亿元,再通过还原反应生产高纯度的多晶硅及单晶硅,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三是利用提纯二氧化硅的下脚料,投资3000万元开发年产100万平方米的人工饰面板材,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四是利用提纯的二氧化硅投资5000万元开发生产石英坩锅,年产值可达1
- 14 -
亿元以上。五是利用多晶硅和单晶硅,生产光伏产业产品。整个产业链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到40亿元以上。
石英资 源 高纯二氧化硅 储量10亿吨 石英坩锅 废料 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 人工饰面板 光伏产业产品
石英资源开发产业链示意图
钒制品及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主要项目有4个,总投资约39亿元。以竹林关、土门一带的钒矿为依托建设年产5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配套建设年产1万吨钒铁生产线及钒电池材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渣作为生产水泥的混合材,道路施工的垫方料,还可用于生产尾矿墙体砖等,形成钒制品产业链。即在现有的豪盛公司年产2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基础上再投资约4亿元建设光大公司年产3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投资2亿元配套建设年产1万吨钒铁生产线,在“十二五”期间建设钒电池生产线。整个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5亿元以上。
钒制品产业链示意图 - 15 -
钒矿资源 五氧化二钒 年产1万吨 钒铁 钒电池 钒氮碳 水泥混材 尾矿 建筑砖 筑路材料 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链:主要项目有12个,总投资约18.2亿元。2010年我们已完成鄂尔多斯电子公司在我县投资2亿元建设实心电阻、玻璃釉电阻、线性电阻、压敏电阻、电感元件生产线、陕西烨诚电子公司投资1.2亿元在我县建设双工器、合路器生产线的前期工作,这二个项目的建成,实现了丹凤高新电子产业的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着重开发光伏产业配套项目,一是开发多晶硅切片项目,该项目投资约1亿元。二是开发多晶硅切片用高碳钢丝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三是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合作,开发同质外延超大功率LED单芯片项目,该产品是所有LED产品的基础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整个产业链建成后使我县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
镀层电线为辅料 引进鄂尔多斯电 子元件生产线 实心电阻、玻璃釉电阻、线性 电阻、压敏电阻、电感元件 双工器、合路器 铜材 多晶硅、单晶硅切片 多晶硅、单晶硅
高碳钢丝 氮 镓 光分割 同质外延超大功率LED单芯片 节能产品基料 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链示意图
- 16 -
畜牧业产业链:主要项目有3个,总投资约10.5亿元。以我县已建成投产的华茂牧业公司为依托,采用公司加基地、基地联农户模式发展壮大畜牧业。一是总投资4亿元左右,将华茂牧业公司生态鸡项目扩大到年产1亿只。二是投资5亿元左右建设年产200万头生猪饲养屠宰生产线。在鸡、猪产业上规模的前提下,以我县兴农牧业公司为依托,投资约1.5亿元建设年屠宰10000头肉牛生产线。通过这三个主要项目的实施并带动其它畜牧项目的发展,开发深加工产品。在我县东河生态产业园形成一块食品加工业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我县的食品加工业,使我县的畜牧业及畜牧业深加工产品年综合产值达到55亿元以上。
肉品 宰杀加工 皮革 废弃物 沼气池 沼气 沼液 有机肥 沼渣 粪便 生态农业 畜牧资源 鸡、牛 猪、羊 饲养 饲料 畜牧产业链示意图
- 17 -
林果业产业链:主要项目有6个,总投资约5.5亿元。一是稳定提高我县的葡萄酒生产规模,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年产值达到5亿元;二是扩大我县山茱萸果酒生产规模,使其年产量达到3000吨以上,年产值达到2亿元。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发3个项目,一是以我县栽植面积11.5万亩的山茱萸为依托,提高我县山茱萸的科管水平,投资3亿元建设山萸素提取和以山茱萸为原料的果脯、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并由此带动我县其它中药材发展,形成年产值约5亿元以上。二是以我县的核桃为原料投资2亿元建设核桃深加工产品,形成年产值约1亿元;三是采用现代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投资2000万元,利用我县生产果酒的副产品葡萄皮、葡萄籽及其它农副产品的废料核桃壳、核桃皮、山萸籽等生产活性炭。整个产业链建成后加上现有的丹凤葡萄酒厂葡萄酒产品和商山红葡萄酒公司山茱萸果酒系列产品,使我县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林果产业链示意图
- 18 -
果酒生产 林果资源 果酒 废水 循环利用 果类采摘 核桃软糖、板栗制品等 果皮、果籽、果壳 活性炭 燃气 专栏3 丹凤县“十二五”重大工业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策划包括八大循环产业链在内的工业项目69个,总投资2467200万元。其中“十二五”规划实施52个,总投资1640200万元,“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17个,总投资827000万元。 一、重大工业项目(除八大产业链外):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项目 1、年产2万吨金属镁项目:投资2亿元,利用皇台矿业公司尾矿渣建设年产2万吨金属镁生产线,年产值6亿元,实现税金0.3亿元。 2、锑选矿生产线:投资1亿元,日处理锑矿石2000吨, 年产值4亿元,实现税金0.3亿元。 3、精锑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精锑2000吨生产线,年产值0.8亿元,实现税金800万元。 4、锑产品深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焦锑酸钠生产线,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金0.12亿元。 5、年产2万吨施胶高强度瓦楞纸项目:投资0.5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施胶高强度瓦楞纸生产线,年产值7亿元,实现税金0.56亿元。 6、年产1万吨高效纳米聚羧酸减水剂项目:投资0.2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高效纳米聚羧酸减水剂生产线,年产值0.5亿元,实现税金400万元。 7、石煤焙烧提钒项目:投资8亿元,用石煤焙烧发电后的灰渣建设提钒生产线,年产值10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 8、透明陶瓷器件生产项目:投资1亿元,利用透明陶瓷工艺建设高压钠灯生产线、防强光护目镜生产线,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4亿元。 9、包装材料生产项目:投资1亿元,年产各类包装袋4000万条,高档包装纸箱1000万平方米,年产值8亿元,实现税金0.65亿元。 10、茶叶基地及加工项目:投资0.22亿元,发展茶叶基地3个6200亩,建茶叶加工厂一个。 11、饲料生产线项目:投资0.5亿元,建设2个年产10万吨饲料加工厂。 - 19 - 12、丹凤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0.2亿元,完善园区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园区道路6公里,铺设管道2公里及园区绿化、亮化等工程。 13、留仙坪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4亿元,完成园区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园区道路24公里,铺设管道6公里及园区绿化、亮化等工程。 14、商棣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4亿元,完成园区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园区道路30公里,铺设管道12公里及园区绿化、亮化等工程。 (二)“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 1、2×30万千瓦石煤发电项目:投资20亿元,建成2×30万千瓦石煤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年产值25亿元,实现税金3亿元。 2、玩具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投资0.2亿元,建设年产电子玩具、布艺玩具、塑料制品玩具100万个,年产值0.3亿元,实现税金350万元。 二、八大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项目 盐化工产业链 1、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泥生产线及装机4.5万千瓦余热发电项目:投资5亿元,建成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4.5万千瓦余热发电项目,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45亿元。 2、聚氯乙烯生产项目:投资22.3亿元,建设年产8万吨聚氯乙烯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40亿元,实现税金5亿元。 3、PVC材料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以重质碳酸钙超细粉为原料,建设年产5万吨PVC材料生产线,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4亿元 4、年产100万吨钾长石粉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钾长石粉,一期建设年产30万吨钾长石粉生产线;二期建设年产70万吨钾长石粉生产线,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4亿元。 5、高档陶瓷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投资3亿元,以钾长石粉为原料,建设高档陶瓷生产线,预计年产值10亿元。 - 20 - 石墨产业链 1、石墨选矿生产线:投资1.5亿元,建成日处理1000吨石墨矿石生产线二条,年产值2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2、年产6万吨高炭石墨项目:投资2亿元,分两期建成年产6万吨高碳石墨生产线,年产值18亿元,实现税金1.8亿元。 3、镁炭砖生产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镁碳砖生产线,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金0.18亿元。 4、石墨太阳能聚热板项目:投资2亿元,年产石墨太阳能聚热板200万平方米,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5、石墨坩锅生产线:投资1亿元,年产坩锅500万号,年产值1.5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6、石墨电极系列产品开发:投资20亿元,建设石墨电极系列产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70亿元,实现税金7亿元。 7、石墨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石墨乳、石墨板材、石墨保温材料、石墨盘根等石墨深加工产品生产线,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55亿元。 铁资源开发产业链 1、年产60万吨铁精粉生产项目:投资4.8亿元,分两期建成年产6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3亿元,实现税金0.25亿元。 2、球团铁生产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球团铁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5亿元。 3、年产20万吨海绵铁项目:投资3.5亿元,建成年产20万吨海绵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6亿元,实现税金0.65亿元。 4、尾矿墙体砖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1亿块尾矿墙体砖及相关配套设施,年产值0.4亿元,实现税金350万元。 5、微晶玻璃项目:投资1亿元,利用铁矿选厂尾矿建年产50万平方米微晶玻璃,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金0.1亿元。 石英资源开发产业链 1、年产3万吨高纯二氧化硅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高纯二氧化硅生产线,年产值10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 2、人工饰面板材加工项目:投资0.3亿元,利用提纯后的二氧化- 21 - 硅下脚料,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的人工饰面板材,年产值0.6亿元,实现税金500万元。 钒制品及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 1、光大公司年产3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项目:投资4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3亿元,实现税金0.8亿元。 2、年产1万吨钒铁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钒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7.5亿元,实现税金0.8亿元。 3、钒电池开发项目:投资30亿元,分期建设储能500万千瓦时的5KW-5MW钒电池系列产品,年产值20亿元,实现税金2.5亿元。 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链 1、鄂尔多斯电子公司电子产品生产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有机实芯电阻、玻璃釉电阻及4亿只压敏线性电阻生产线及高纯度二氧化硅中试车间,年产值2.1亿元,实现税金0.3亿元。 2、丹凤县常兴科技实业公司高端电子产品生产项目:投资1.2亿元,年产电动调节合路器1万台,年产值2.5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3、高碳钢丝生产线:投资2亿元,年加工直径0.1毫米镀黄铜高碳钢丝1万吨,年产值10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 4、氮化镓LED外延片项目:投资2亿元,年产氮化镓LED外延片30万片,年产值30亿元,实现税金3亿元。 5、高性能特种电缆生产项目:投资0.3亿元,年产电器设备连接用电线电缆100万米,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65亿元。 6、金太阳示范工程:投资2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4MWp,安装组件230NP,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17800块及4000kWh蓄电池储能系统,计划分两期实施,每期投资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432万元。 7、电子连接器生产项目:投资0.2亿元,年产电子产品连接器200万条,年产值0.1亿元,实现税金120万元。 8、压敏电阻生产线:投资1.5亿元,年产各类压敏电阻1亿只,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金0.12亿元。 9、可调电位器生产线:投资1亿元,年产各类可调电位器1亿只,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金0.12亿元。 - 22 - 10、电感生产线:投资2亿元,年产各类电感元件2亿只,年产值2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畜牧业产业链 1、华茂牧业亿只鸡养殖加工项目:投资4亿元,建设年出栏、屠宰1亿只生态鸡生产基地和配套的饲料厂、种鸡场及辅助设施,逐步建设分割、熟食、休闲食品生产线,年产值25亿元,实现税金300万元。 2、年屠宰200万头生猪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年屠宰生猪200万头生产线,年产值25亿元,实现税金0.3亿元。 3、年屠宰1万头肉牛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年屠宰1万头肉牛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220万元。 林果业产业链 1、葡萄酒生产项目:“十二五”期间,稳定提高我县葡萄酒生产规模,使其达到年产各类品种葡萄酒1万吨,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5亿元。 2、山茱萸果酒生产项目:“十二五”期间,扩大销售规模,使年产3000吨山茱萸果酒生产线达产达效,年产值2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3、核桃深加工产品:投资2亿元,开发琥珀核桃、卤制核桃等系列产品,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金0.15亿元。 (二)“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 盐化工产业链 1、年产60万吨和45万吨电石项目:投资21亿元,建成年产60万吨和45万吨电石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年产值42亿元,实现税金3.92亿元。 2、年产10万吨碳酸钙超细粉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重质碳酸钙超细粉生产线,年产值1.5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石墨产业链 1、柔性石墨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柔性石墨生产线,实现税金400万元。 2、石墨炼钢保护渣生产项目:投资2亿元,利用提纯后的石墨建设年产3万吨炼钢保护渣生产线,年产值1.5亿元,实现税金0.2亿元。 - 23 - 铁资源开发产业链 1、特种钢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特种钢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值20亿元,实现税金2亿元。 2、特种钢铸件生产项目:投资10亿元,建设各类特种钢铸件生产线,年产值65亿元,实现税金6亿元。 石英资源开发产业链 1、高纯多晶硅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高纯度多晶硅生产线,年产值20亿元,实现税金2.5亿元。 2、石英坩锅项目:投资0.5亿元,利用提纯后的二氧化硅开发生产石英坩锅,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金0.12亿元。 3、光伏产业产品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开发建设太阳能板等光伏产业产品,年产值10亿元,实现税金1.5亿元。 钒制品及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 1、钒氮碳生产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2000吨钒氮碳生产线,年产值6亿元,实现税金0.6亿元。 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链 1、多晶硅切片项目:投资1亿元,年加工多晶硅切片10万平方米,年产值10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 2、东部产业转移电子产品整机装备项目:投资3亿元,引进东部电子产品生产线,建设6条整机装备生产线,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4亿元。 林果业产业链 1、山茱萸产品深加工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年处理鲜山茱萸2万吨的山茱萸素提取及山茱萸果脯配套副产品生产线、饲料加工项目,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金0.5亿元。 2、活性碳生产项目:投资2000万元,利用我县生产果酒的副产品葡萄籽及其它农副产品的废料核桃壳、核桃皮、山萸籽、花生壳等生产活性碳,年产量约600吨,年产值0.5亿元,实现税金500万元。 3、板栗深加工项目:投资3000万元,建年产2000吨各类板栗深加工产品生产线。 - 24 - (二)实施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十二五”期间,共策划农林水、农副产品、城乡建设、电力、通信、交通、旅游、商贸流通、生态治理、社会事业、创卫等十一大类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51个,总投资2601647.5万元,“十二五”规划实施137个,总投资2384694.5万元,“十二五”重大前期项目14个,总投资216953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会极大改善我县基础设施硬件环境,为突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围绕国道高速化、县乡道路等级化、村组道路水泥化的建设指导思想,投资20.1亿元配合做好西合铁路复线丹凤段建设工程;投资37.6亿元配合做好47公里竹林关—山阳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投资1亿元改造丹景二级公路36公里;投资3000万元改造商(镇)—中(山阳中村)二级公路33公里;投资60698万元改造四级公路617公里、三级公路71公里、通村通组水泥路1000公里、新建桥梁2448延米;投资7000万元改造竹林关雷家洞至土门镇黑女潭与山阳银花镇接界23公里公路。通讯项目建设方面总投资14260万元,实施电信网络、移动网络、联通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调频广播全覆盖建设项目共计五大类20个建设项目。电力项目建设总投资32775万元,在棣花、蔡川、留仙坪、资峪建设110KV输变电工程;在月日、下湾建设35KV输变电工程;延伸农村电网,并对低等级电网进行改造。
按照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扎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将更多的前期项目转换为建设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 25 -
专栏5 丹凤县“十二五”重大交通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实施六个重大交通项目,总投资657698万元。 1、竹林关—山阳高速公路建设:投资376000万元,新修高速公路47公里。 2、丹景公路改建项目:投资10000万元,改造丹景二级公路36公里。 3、商(镇)—中(山阳中村)公路改建项目:投资3000万元,改造二级公路33公里。 4、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投资60698万元,改造四级公路617公里,改造三级公路71公里,通村通组水泥路1000公里,新建桥梁2448延米(共154个子项目)。 5、郭山二级公路改造项目:投资7000万元,改造竹林关雷家洞至土门镇黑女潭与山阳银花镇接界,全长23公里公路。 6、西合铁路复线建设项目(丹凤段):投资201000万元,新修铁路67公里。 - 26 - 专栏6 丹凤县“十二五”通讯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实施五大类20个通讯建设项目,总投资14260万元。 电信网络建设: 1、投资1230万元,布放光缆197皮长公里,新增交换点73处。 2、投资800万元,实施光进铜退,实现城区光缆入户。 3、投资280万元,新建CDMA基站30处。 4、投资800万元,建设县乡信息主纤传输网,实施县乡电子政务工程。 移动网络建设: 1、投资2650万元,新建2G基站35处及传输线路260公里; 2、投资3450万元,新建3G基站30处及传输线路240公里; 3、投资300万元,续建城域无源光接入网、光传送网; 4、投资240万元,新建集团专线60条; 5、投资960万元,发展小区宽带用户2800户; 6、投资544万元,新建网络视频监控20处及传输线路110公里。 联通网络建设: 1、投资540万元,新建GMS基站18座; 2、投资300万元,新建WCDMA基站10座; 3、投资100万元,新建城区宽带骨干网; 4、投资120万元,新建光接汇聚点150个; 5、投资180万元,新建光缆、杆路60公里;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1、基础网络建设项目:总投资570万元,建设全县有线电视基础网络140公里,覆盖40个村,发展新用户2万户; 2、数字电视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770万元,在全县商镇、棣花、竹林关等16个乡镇新建整转数字电视用户14000户,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 3、山阳银花镇至竹林关雷家洞电视网络建设项目:总投资100万元,新建山阳银花镇至丹凤县城境内干线线路40公里; 4、电视网络水毁重建项目:投资90万元,建设全县境内支干线线路37公里,恢复有线电视传输网络。 调频广播全覆盖项目:总投资236.082万元,实现我县广播节目无线信号全覆盖。 专栏7 - 27 - 丹凤县“十二五”重点电力项目 (三)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 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采取“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整村推进、联村共建”的办法,以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和管理服务城镇化“三集一化”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特色农业、民居环境、社会事业、基层组织“五大建设”为重点,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全面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步伐,力争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全县重点镇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使我县现有的154个村,基本达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目标,打造出一批秦岭最美的乡村,形成产业发展、经济活跃、环境优美、条件改善、管理规范、群众文明意识和幸福感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做好涉农项目建设。积极围绕“畜、药、果、菜、劳”五大产业,以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十二五”期间,投资229514.4万元,实施重大农林水项目18个。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对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测治理;建设动物疫情测报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投资30000万元,综合治理坡耕地面积33.33平方公里;投资1350万元,对棣花等7个乡镇681.8公顷土地进行整治;投资16229万元,新建基本口粮田24236.7亩,中低产田改造43216.1亩,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5574.3亩,田间设施配套1311.5亩;完成补植补造11.8万亩;完成后续产业建设嫁接改造27万亩,发展林下经济7.5万亩,经济林综合科管7.5万亩;退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402人;对流岭飞播林区5万亩高密度油松实
- 28 -
施抚育间伐。新建改善灌溉面积106410亩;综合治理丹江干流丹凤段,新修加固丹江干流堤防12.7公里;对武关河、银花河、老君河中小河流域进行治理,新修、修复堤防28公里;改造供水二级水厂及管网,改扩建龙驹、商镇供水管网31公里;对磨丈沟、马炉、和平、石梯子水库进行大坝加固、坝肩防渗、泄洪加固改造;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修复渠道65.6公里,建设机井30眼、农田2500亩;修建丹江一桥至老君河段五级橡皮坝;开发丹江干流(丹凤段)水力资源,开发新建3级低坝引水径流式电站;建设鱼岭水库县城第二水源区,对鱼岭水库上游、龙潭水库上游总面积90平方公里进行综合治理;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主导产业。严格保护耕地,实行占补平衡,强化土地监管执法力度,坚决制止非法占用土地行为。坚持把畜牧业、核桃产业、设施蔬菜、山茱萸作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主打品牌来抓,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共建设农产品、药业、林果业、畜牧业四大类16个基地。其中:建设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23万亩,在庾岭等7个乡镇建设绿色大豆生产基地5万亩,在蔡川等5个高寒乡镇建设绿色马铃薯生产基地3万亩,在棣花等6个畜牧产业链乡镇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2万亩,在铁峪铺等5个乡镇建设绿色魔芋生产基地1万亩,在龙驹、商镇、棣花建设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1万亩,在峦庄、北赵川建设绿色柿子生产基地5000亩。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达到5万亩,新建山茱萸基地0.5万亩。新造林29万亩,封山育林
- 29 -
30万亩,核桃基地12万亩,嫁接改造13万亩;新建和改造板栗生产基地10万亩。建成2个年存栏纯种母猪1000头,出栏二元母猪10000头的良种扩繁场;3个年存栏基础母猪600头、年出栏商品仔猪10000头的商品代种猪场;5个年出栏万头规模养殖小区,30个年出栏1000头的育肥场;3个10万头生猪示范乡镇;建成50个肉鸡养殖基地,发展年出栏万只肉鸡养殖大户2000户;建成8个百头牛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1000头的育肥场;15个千只羊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土地承包和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户籍管理等农村综合改革,深化金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理顺体制,健全机构,强化乡镇服务管理职能。
全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定》,加强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力争2011年底恢复到灾前水平。加强灾后受损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和修复加固,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地质环境监测,落实各级防灾责任,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科学避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 30 -
专栏8 丹凤县“十二五” 重大农林水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策划重大农林水项目18个,总投资229514.4万元。其中“十二五”规划实施13个,总投资146842.4万元,“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5个,总投资82672万元。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项目 1、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投资75000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我县现有的154个村,基本达到示范村建设目标。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投资3350万元,建设1个县级中心站,21个基层站。 3、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动物疫情测报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畜牧兽医站。 4、地质灾害监测治理项目:投资1000万元,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 5、基本口粮田工程:投资16229万元,新建基本口粮田24236.7亩,中低产田改造43216.1亩,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5574.3亩,田间设施配套1311.5亩(共14个子项目)。 6、武关河、银花河、老君河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投资7500万元,新修、修复堤防28公里。 7、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投资1200万元,对磨丈沟、马炉、和平、石梯子水库进行大坝加固、坝肩防渗、泄洪加固改造等。 8、丹江干流(丹凤段)水力资源开发项目:投资12000万元,新建3级低坝引水径流式电站。 - 31 - 9、供水二级水厂及管网改造项目:投资3500万元,改造扩建龙驹、商镇供水管网31公里。 10、丹江干流丹凤段综合治理工程:投资12563.4万元,新修加固丹江干流堤防12.7公里。 11、县城第二水源区及龙潭水库上游水源保护项目:投资10000万元,建设鱼岭水库县城第二水源区,对鱼岭水库上游、龙潭水库上游总面积90平方公里进行综合治理。 1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修复渠道65.6公里,建设机井30眼、农田2500亩。 13、五级橡皮坝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修建丹江一桥至老君河段五级橡皮坝。 二、“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 1、灌区改造项目:投资40822万元,新建改善灌溉面积106410亩(共20个项目)。 2、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投资30000万元,综合治理面积33.33平方公里。 3、土地整治项目:投资1350万元,对棣花等7个乡镇681.8公顷土地进行整治。 4、林业后续产业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完成补植补造11.8万亩;完成后续产业建设嫁接改造27万亩,发展林下经济7.5万亩,经济林综合科管7.5万亩;退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402人。 5、流岭林区飞播抚育间伐(续建)项目:投资500万元,对流岭飞播林区5万亩高密度油松实施抚育间伐。 - 32 - 专栏9 丹凤县“十二五”重点农副产品基地 “十二五”期间,在全县21个乡镇建设四大类,16个农副产品基地。 (一)农产品基地 1、在全县建设23万亩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 2、在庾岭等7个乡镇建设5万亩绿色大豆生产基地; 3、在蔡川等5个高寒乡镇建设3万亩绿色马铃薯生产基地; 4、在棣花等6个畜牧产业链乡镇建设3.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5、在铁峪铺等5个乡镇建设1万亩绿色魔芋生产基地; 6、在龙驹、商镇、棣花建设1万亩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 7、在峦庄、北赵川建设5000亩绿色柿子生产基地; (二)药业基地 1、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达到5万亩; 2、到2015年全县新建山茱萸基地0.5万亩; (三)林果业基地 1、新造林29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 2、新建核桃基地12万亩,嫁接改造13万亩; 3、新建和改造板栗生产基地10万亩。 (四)畜牧业基地 1、建成2个年存栏纯种母猪1000头,出栏二元母猪10000头的良种扩繁场;3个年存栏基础母猪600头、年出栏商品仔猪10000头的商品代种猪场;5个年出栏万头规模养殖小区,30个年出栏1000头的育肥场;3个10万头生猪示范乡镇; 2、建成50个肉鸡养殖基地,发展年出栏万只肉鸡养殖大户2000户; 3、建成8个百头牛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1000头的育肥场; 4、15个千只羊示范基地。 - 33 - (四)以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县城为重点,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完善城镇规划。围绕山水生态园林旅游县城定位,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详细性建设规划,明确小城镇功能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做好重点城镇的规划、开发与建设。加强城镇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加快城乡开发建设。按照“东扩、北改、南移、西进”的思路,“十二五”期间,共实施城乡建设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592334万元。开发江南、江北保障性住房50万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120万平方米、对城中村棚户区进行改造,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建设丹江三桥、丹江四桥;将江北大道东延、西延,对花庙路、江南中心街进行拓宽;新修环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车站南路、商邑大道、朝阳大道、凤麓路、南凤街、金山路、江南新区城市主干道。通过这些道路桥梁的建设形成东西畅通、南北迂回的路网,将江北、江南新区建设成为新的商业繁华地带和经济带动区。江南新区污水、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加快县城城区“五化”工程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功能。修建江滨公园、邑城广场、冠山公园文化广场并在城区内新建8个中小型休闲广场公园。通过这些公园、广场的建设给居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群众生活。通过以上城乡建设项目的建设,逐步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生活舒适方便的宜居县城。
加快小城镇建设,编制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
- 34 -
投资60000万元,按照省级小城镇建设标准,将棣花镇、商镇小城镇建设成为县级副中心,完成竹林关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铁峪铺、武关、峦庄镇等小城镇建设。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乡镇,引导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消除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性障碍,加快转移农民,放宽农民进城条件和政策要求,引导农民工向县城、中心镇集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适合丹凤县情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政策,促进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确保“十二五”期间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人数达到8万人,其中县城落户达到4万人。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和餐饮、住宿、运输、服务业发展,加强商品流通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组织进城农民从事三产和服务业,活跃商贸流通,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形成吸引周边人口和产业要素的“洼地”,增强聚集效应,拉动城镇发展。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抓住商丹一体化作为关-天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机遇,按照商洛未来中心城市 “一轴两心、四支、七楔” 总体布局,其中一轴两心的主城区规划涉及到丹凤的县城、商镇、棣花镇,312国道将成为城市中轴线;四支伸展涉及到丹凤的留仙坪、竹林关;在七条绿色廊楔中,丹凤境内有2条(县城与商镇之间、商镇与棣花之间)。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商镇、棣花镇作为未来中心城市重要片区,加快改造、建设步伐。逐步开通三条城市快速干道(将312国道改造为城
- 35 -
市中心干道,建设商丹盆地南北边沿两条环城快速干道),形成未来商洛市城区东部的基本框架。按照商洛市中心城市的总体功能布局,未来城市东片的主要功能是:把龙驹寨镇建成未来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宜居东部次中心;把商镇、棣花建成重要的工业园区、物资仓储集散中心、住宅片区、观光农业、以及以酒庄、度假村、农家乐为载体的休闲度假基地。在拉大县城框架、搞好东西对接的同时,按照十年内城镇化率达到60%的总体要求,搞好全县小城镇建设规划。把竹林关和留仙坪作为两个重点镇建设,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两个次中心。把留仙坪建成丹北工业重镇;把竹林关建成丹南重要的旅游、商贸中心和农产品集散、仓储、加工基地。继续实施撤乡建镇,将符合条件的乡适时改为镇,逐步形成全县10个以上各具特色的5000—10000人的小集镇群。
争创卫生县城。加强城市管理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创建省级园林式县城,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十二五”期间,投资5700万元,实施创卫项目一大类13个子项目,包括对迎宾市场、供销市场、城西市场、五金市场进行改造,对老312国道县城段、凤麓路北段、花庙路、城市次干道、背街小巷道路进行铺设,安装路灯及绿化等环境治理,新建公厕5座、改造公厕10座,对主次干道临街立面墙体和门店灯箱、牌匾进行统一化改造、在主次干道按标准配备果皮箱、配备垃圾收集车,治理城区、刘家河流域3.5公里。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改变县城卫生环境。
- 36 -
专栏10 丹凤县“十二五”重点城乡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策划城乡建设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592334万元。 1、丹江三桥项目:投资1500万元,建设长312米桥梁一座及配套工程。 2、丹江四桥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在环城南路东端建成长300米,宽48米桥梁一座及配套工程。 3、车站南路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建设南接江滨北路,北与中心街相连,全长1000米的城市主干道。 4、江北大道西延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东起江北大道,西至西河丹江三桥引线,全长600米,双向6车道。 5、江北大道东延项目:投资2934万元,建成全长1330米、宽25米道路。 6、环城北路建设项目:投资20000万元,跨铁路以北,东起环东路北端经冠山景区二道山门前,西接环城西路北端,全长3000米、双向6车道。 7、环东路建设项目:投资7000万元,建成长1800米、宽40米道路及配套设施。 8、环城南路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东起江南大道东头,沿高速公路走向,西至丹江三桥,全长2公里,双向6车道。 9、环西路建设项目:投资4500万元,建成全长1500米,宽30米道路。 10、商邑大道建设项目:投资4000万元,建成东起中心街西段,西至高速公路出口,全长4700米、宽50米道路。 11、朝阳大道建设项目:投资50000万元,分两期建成,一期建成东起火车站东,西至县城高速路出口;二期西段东起县城高速路出口,西至棣花与商州交界处,东段从鹿池火车站向东延伸至资峪大桥,全长8300米,双向6车道。 12、花庙路拓宽改造项目:投资2000万元,改造拓宽长448米,宽18米道路。 - 37 - 13、凤麓路建设项目:投资6000万元,建成南至江滨北路,北起312国道全长1722米、宽35米道路。 14、南凤街二期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用花岗岩毛石板铺设全长1100米西起紫阳中路,东至凤麓路,两侧安装仿古景观灯。 15、江南中心街扩建工程:投资25000万元,建设长1500米,宽48米街道。 16、金山路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建成全长2000米、宽30米道路。 17、江南新城区城市主干道工程:投资2亿元,由江滨南路至江南中心街之间南北向建设5条城市主干道,双向6车道,总长3000米。 18、邑城广场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修建娱乐休闲设施绿化广场。 19、冠山公园建设项目:投资6500万元,建设冠山景区休闲文化广场。 20、江滨公园建设项目:投资1600万元,完善休闲、娱乐、绿化、亮化、景观等配套设施。 21、城区中小型休闲广场公园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在城区内新建中小型休闲广场、公园8个。 22、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投资96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及相关配套设施。 23、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投资5400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及相关配套设施。 24、县城城区“五化”项目:在目前基础上,再投资800万元,进一步完善对县城城区的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畅化工作。 25、小城镇建设项目:投资60000万元,按照省级小城镇建设标准,将棣花镇、商镇小城镇建设成为县级副中心,完成竹林关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商镇、铁峪铺、武关、峦庄镇小城镇建设。 26、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投资100000万元,开发江南、江北住宅小区,建设限价商品房50万平方米。 27、城乡居民建房项目:投资200000万元,建设住房120万平方米。 28、城中村改造项目:投资10000万元,逐步对城区棚户区住房进行改造。 29、江南新区饮水工程:投资20000万元,新铺设江南新区饮水主干道15公里。 - 38 - 专栏11 丹凤县“十二五”重点创卫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实施创卫项目一大类,13个子项目,总投资5700万元。 1、凤麓路北段环境治理项目:投资300万元,建设道路500米,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及绿化。 2、城区公厕建设项目:投资200万元,按国家二类公厕标准新建公厕5座。 3、城区公厕改造项目:投资200万元,将城区现有10座公厕按国家二类公厕标准改造达标。 4、迎宾市场改造项目:投资200万元,按城市市场建设标准对原市场进行改造。 5、供销市场改造项目:投资200万元,按城市市场建设标准对原市场进行改造。 6、城西市场改造项目:投资500万元,按城市市场建设标准对原市场进行改造。 7、五金市场改造项目:投资200万元,按城市市场建设标准对原市场进行改造。 8、县城建成区环卫设施配套项目:投资500万元,主次干道按标准配备果皮箱;主次干道临街立面墙体和门店灯箱、牌匾改造;配备垃圾收集车2辆。 9、花庙路路面整修项目:投资400万元,改造西环路花庙段300米路面。 10、城区次干道改造项目:投资500万元,绿化、亮化凤鸣路、西小路、商邑路、机耕路、紫阳路、商贸街。 11、城区背街小巷硬化、亮化项目:投资1000万元,硬化背街小巷86条、3万平方米;按标准配备环卫设施;背街小巷亮化、绿化。 12、城周流域治理项目:投资1000万元,治理城区、西河、刘家河流域县城段3.5公里。 13、老312国道县城段改造项目:投资500万元,改造东河大桥至刘家河桥段道路,包括排水工程,人行道铺设、路灯安装、绿化等。 - 39 - (五)以打造秦岭最佳旅游目的地为重点,着力提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
制定旅游开发中长期规划。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凸显丹凤特色,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制定并严格执行全县旅游开发中长期规划,做好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促进全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构筑丹凤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以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跨行政区域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全面构筑“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三大旅游集散中心、五大旅游区”的丹江盆地旅游开发带,即强化丹江漂流的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依托沪陕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经济通道发展两条黄金旅游带,进一步提升县城、商镇、棣花三大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整合平凹故里、商山四皓、龙驹古寨、丹江漂流、冠山公园五大旅游区,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和都市第二生活区。加快精品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加大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增强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重点打造秦岭自然风光生态休闲旅游品牌。面向西安、南京等都市圈和夏季高温地区,依托丹凤秦岭深处从5月份到10月份长达半年的凉爽气候优势,超前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生态型、休闲型、疗养型、庭院式、别墅式旅游度假风景区和高端地产,实施一批风情小镇、观光体验、酒店宾馆、水上娱乐、科考探险等运动休闲场所项目,打出“秦
- 40 -
岭避暑山庄”的招牌,打造以休闲度假养生为特征的“都市第二生活区”,吸引西安和东南沿海高消费者来丹度夏消暑。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一是构建便捷畅通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根据丹凤公路交通规划,加快各干线公路的修建和完善,加快修建或扩建主要景区(点)公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县城旅游环线建设。二是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基地建设。结合城镇化建设,加快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特色风味饮食街、特色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家旅馆”、“汽车旅馆”、“露营木屋帐篷”等经济型、家庭型适合大众旅游者要求的住宿设施,适量发展公寓型旅游设施,增强散客自助旅游服务功能。在县城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大厦,建设游客服务集散中心,在沪陕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立自驾车游客服务中心;加快丹江大酒店等一批重点特色旅游酒店项目建设,提升现有宾馆饭店的档次和品位。三是加快丹凤县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系统策划包装《丹凤朝阳》、《商韵》、《丹水流韵实景演绎》和体现丹凤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特色等一批旅游文化产品。
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围绕建设省级旅游强县目标,着力打造丹凤旅游品牌。“十二五”期间,共策划重大旅游项目11个,总投资223000万元。对丹江漂流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恢复龙驹古寨明清建筑群;新建凤冠山景区、丹江湿地公园、商鞅遗址公园、商山四皓康体养生度假山庄、贾平凹文学艺术苑、丹凤葡萄酒庄、金龙山庄、万湾乡村旅游示范村、丹凤“六大人家”建设项目。发展 “六大人家”乡村旅游示范户100家,年接待
- 41 -
能力30万人次,力争建成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宣传促销,加快旅游市场建设,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加强从业人员培养,努力提高全县旅游接待水平,力争到2015年来丹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加大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商贸流通,“十二五”期间,共策划重点商贸流通项目12个,总投资65060万元。建设丹凤县物流中心、城西商贸中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丹凤县商务服务中心、江北新区商贸中心、江南新区商贸中心、丹凤县建材家居物流市场、丹凤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龙驹二级客运站、充电电站、“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丹凤县城中小吃市场。通过这些重点商贸流通项目的建设提升我县的商贸流通能力。
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老君殿高速路出口服务区为轴心,争取用3—5年时间,初步建成一个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常规服务和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产品展示等增值服务为一体的商镇现代物流加工园区;扶持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吸引海内外知名服务企业进驻我县,合资合作发展连锁超市和24小时便民店、多种专卖等连锁企业;抓好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会展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和专业的展览公司,形成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文化和会展品牌;扶持地方性金融
- 42 -
机构发展,整合壮大农村信用社,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公司、信用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吸引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来丹发展;合理引导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力争“十二五”末二级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达2—4家以上;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在住宅集聚区大力发展连锁便利店、物资配送、信息网络、医疗保健、就业培训、法律咨询等,在商贸集聚区大力发展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务会所、装璜设计工作室等各类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拓宽领域、提升档次、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快发展劳务、文化、物流、金融、商贸、信息、科研、创意、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和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企业支持力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打破行业垄断和各种隐性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完善民间投资融资担保制度、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全面增强民营企业活力。
- 43 -
专栏12 丹凤县“十二五”重点旅游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策划重大旅游项目11个,总投资223000万元。其中“十二五”规划实施10个,总投资218000万元,“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1个,总投资5000万元。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项目 1、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新建平凹文学艺术馆5280平方米,分期建成展览区、接待区、管理区等。 2、商山四皓康体养生度假区建设项目:投资15000万元,依托“商山红莲”品牌效应,开发商山森林公园,扩建商山四皓碑林园,建设康体养生度假区,将商山四皓和商山森林公园融为一体。 3、万湾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投资20000万元,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4、凤冠山景区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山地避暑、度假、实地探险和会议基地。 5、丹江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投资14000万元,完成湿地保育区、科普教育区、管理服务区、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6、丹江漂流整体提升项目:投资2000万元,实施“一江两岸”绿化、亮化,漂流沿线人工景点修建,争创国家4A级景区。 7、金龙山庄建设项目:投资20000万元,建成四星级酒店。 8、丹凤葡萄酒庄项目:投资30000万元,建成国家4A级葡萄酒文化旅游景区。 9、丹凤“六大人家”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逐步实施规划的“六大人家”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两个以上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10、龙驹古寨明清建筑群恢复项目:投资100000万元,做好龙驹老街及紫阳路、花庙路、丹江沿线明清建筑景观开发的前期论证等前期工作。 二、“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 1、商鞅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完成商鞅遗址公园策划、包装等前期工作。 - 44 -
专栏13 丹凤县“十二五”重点商贸流通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策划重点商贸流通项目12个,总投资65060万元。其中“十二五”规划实施9个,总投资42500万元,“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3个,总投资22560万元。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项目 1、丹凤县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建设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物流市场。 2、城西商贸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建设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商贸中心。 3、丹凤县建材家居物流市场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2万平方米的集建筑装饰工程材料、家俱销售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建材家居物流市场。 4、丹凤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设板栗、香菇、木耳、杂粮、畜产品交易、农机具等专用市场。 5、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以丹凤特色农产品(肉类、水杂鲜果等)配送为重点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6、“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投资3000万元,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建设农家超市。 7、丹凤县城中小吃市场改造项目:投资1500万元,改造城中小吃市场。 8、丹凤县商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一座集办公、科研、传媒于一体的商业服务中心。 9、充电电站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电动汽车等充电电站一座,年产值200万元,实现税金8万元。 二、“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 1、龙驹二级客运站建设项目:投资2560万元,新建二级汽车客运站一座。 2、江北新区商贸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建设集餐饮、购物、超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贸中心。 3、江南新区商贸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建设集餐饮、购物、超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贸中心。 - 45 - (六)以深化改革开放为重点,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供销社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形成能够灵活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进一步提升开放开发水平。按照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建设开放型区域的思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区域,打造东部产业转移接续基地。持续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产业投资基金。主动加强与关-天经济区各县的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发挥我县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扩大对外劳务合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 46 -
着力改善“软”“硬”环境,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积极承接产业梯次转移,主动加强与国内外500强企业的合作,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领域,力争每个产业都能引进上档次、上规模的重大项目,确保“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突破500000万元,年均递增44.3%,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七)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把工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领域和主攻方向,强化标准规范,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氨氮排放量。以提高建筑设计标准、广泛使用节能材料为重点,推进建筑节能;以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为重点,推进交通运输节能;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农村沼气池”工程,推进商贸领域和农村的节能。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三废”排放。依靠科技创新,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研发,解决节能减排的瓶颈制约。加强节能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目标考核。预计“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排1864吨,比“十一五”削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572吨,比“十一五”削减12%,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3%。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远近结合、
- 47 -
标本兼治原则,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监管,着力解决城镇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流域水污染和矿区环境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燃煤厂矿脱硫、脱硝、脱氮设施建设,推广城镇天然气气化工程,加强城市烟尘粉尘及汽车尾气治理。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推广“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加强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整治,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有效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使全县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度提高,主要江河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丹江口出水口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县,“十二五”期间,总投资121571万元,共策划重大生态治理项目6个。建设陕西丹江、武关河自然保护区、丹凤县龙驹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生态村、丹北生态示范区、对丹治项目进行后续维护、实施生态水保工程。通过这些重大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的保护力度,确保丹凤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 48 -
专栏14 丹凤县“十二五” 重大生态治理项目 “十二五”期间,共策划重大生态治理项目6个,总投资121571万元。其中,“十二五”规划实施4个,总投资29900万元,“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2个,总投资91671万元。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项目 1、丹治项目后续维护工程:投资2100万元,综合治理面积35.02平方公里(共6个子项目)。 2、陕西丹江、武关河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投资1800万元,建设保护区,野外生态环境监测站等,保护区面积9029公顷。 3、生态村建设项目:投资25000万元,按标准化示范村模式建设108个生态村。 4、丹凤县龙驹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景区内基础设施及景点打造。 二、“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项目 1、丹北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投资2455万元,综合治理面积41.69平方公里(共9个子项目)。 2、生态水保工程:投资89216万元,综合治理面积1042.63平方公里。 - 49 - (八)以加快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着力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机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开发社区和公益性岗位,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激励全民创业。加强就业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人口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重点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十二五”期间,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29个(基本建设类),投资2263.1万元(县本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2个,投资824.3万元;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27个,投资1438.8万元),力争新增就业8000人,其中再就业1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中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统筹。
扩大社会医疗、工伤、生育、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老年人学习娱乐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