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 下载本文

3、何谓肺主宣发肃降?其生理作用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4、

4、何谓肝主疏泄?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第三章 气血津液

一、单项选择题

1、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2、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3、维持人体相对恒定的体温,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推动 B、温煦 C、固摄 D、防御 4、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为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5、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6、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组脏腑是

A、心肝肾 B、心脾肾 C、脾肝肾 D、脾肺肾 7、气的固摄作用不包括

A、固摄血液 B、固摄汗液 C、固摄唾液 D、固摄尿液 E、固摄脓液 8、卫气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防御 B、营养 C、温煦 D、推动 E、固涩 9、与血液正常运行关系不甚密切的脏腑有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0、“气为血之帅”不包括的内容有

A、气能生血 B、气能散血 C、气能行血 D、气能摄血 11、气的生成与哪脏关系不密切?

A、肾 B、心 C、脾 D、肺 12、气机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升 B、降 C、出 D、入 E、停 二、简答题

1、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生理功能有哪些?

2、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面如何体现出来?

第四章 病因病机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2、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3、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4、病人先有阴虚内热,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其病机属于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5、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湿邪 C、风邪 D、暑邪 6、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体质与精神状态 D、生活与工作环境 7、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8、“实”的病机主要指

A、正气充盛 B、正气虚衰 C、脏腑功能减退 D、邪气亢盛 9、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E、易感性 10、过劳不包括

A、劳力过度 B、劳神过度 C、房劳过度 D、饮酒过度 11、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发病急骤 B、病情较重 C、症状不一 D、传染性强 E、易于流行 12、何邪不耗伤津液

A、热邪 B、燥邪 C、暑邪 D、火邪 E、寒邪 13、属于影响疾病发病的因素

A、饮食营养与锻炼 B、体质因素 C、地域因素 D、饮食有规律 E、自然与社会环境 14、不属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湿性重着 B、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C、湿性黏滞 D、湿性趋下 E、湿性收引 15、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A、重痛 B、灼痛 C、刺痛 D、冷痛 E、胀痛 16、情志致病的特点直接伤及脏腑,怒易伤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5、情志致病的特点影响气机,思则

A、气上 B、气下 C、气结 D、气缓 E、气乱 二、简答题

1、说出“六气”与“六淫”的意义。

2、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

3、试述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第五章 四诊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得神”范畴

A、呼吸调匀 B、双目明亮 C、动作灵敏 D、食欲突增 2、面色红赤主

A、热证 B、寒证 C、气滞 D、血瘀 3、数脉的脉象是

A、一息二至 B、一息三至 C、一息四至 D、一息五至 4、手足心热,多属

A、阴虚 B、阳虚 C、阳盛 D、阴盛 5、面色发青的主病不包括

A、脾虚 B、寒证 C、痛证 D、瘀血 E、惊风 6、望神一般不包括

A、神望 B、有神 C、少神 D、无神 E、假神 7、脾胃的病变反映在舌面上何部?

A、舌尖 B、有舌边 C、舌中 D、舌根 E、舌体 8、黄苔主证是

A、寒证 B、热证 C、虚证 D、实证 E、表证 9、恶寒发热主证是

A、寒证 B、热证 C、虚证 D、实证 E、表证 10、日见汗出不已,动则尤甚称

A、表证汗出 B、自汗 C、盗汗 D、大汗 E、绝汗 二、简答题

1、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2、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 3、

第六章 辨证

一、简答题 1、何谓八纲?

2、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 3、

第七章 防治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选实脾”的治法属于

A、控制疾病传变 B、提高抗邪能力 C、避免病邪侵入 D、防止疾病发生 2、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

A、实则泻之 B、标本兼治 C、热因热用 D、用寒远寒 3、以下适宜于“通因通用”治法的症证是

A、食积腹泻 B、气虚崩漏 C、胃虚呕吐 D、脾虚泄泻

4、病人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疗 方法是

A、虚则补之 B、急则治标 C、寒因寒用 D、寒者热之 5、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治疗的方法为

A、扶正法 B、祛邪法 C、正治法 D、反治法 6、属于“正治”法的是

A、以寒治寒 B、热因热用 C、用寒远寒 D、寒者热之 7、属于“反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寒因寒用 C、以寒治热 D、以热治寒 8、寒因寒用适用于

A、真寒假热证 B、表热里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寒热错杂证 9、脾虚运化无力引起的腹部胀满,治疗应选用下列哪项治法

A、通因通用 B、寒因寒用 C、热因热用 D、塞因寒用 10、运用疏通、和解作用的药物,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的治法,称为

A、汗法 B、下法 C、和法 D、消法 1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治疗的基本原则

A、扶正祛邪 B、治病求本 C、未病先防 D、三因制宜 12、不属于正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虚则补之 D、实则泻之 E、通因通用 13、三因制宜不包括

A、因人制宜 B、因病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地制宜 14、 “治未病”的内容不包括

A、调摄情志 B、锻炼身体 C、早期诊治 D、防治病邪侵害 E、正治 15、不属于治则的是

A、治病求本 B、调整阴阳 C、扶正祛邪 D、清热泻火 E、三因制宜 二、简答题

1、何谓“治未病”?其内容包括哪些?

2、何谓三因制宜?说出其含义。

第八章 中药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寒凉药的作用是

A、回阳救逆 B、温中散寒 C、清热解毒 D、温经通络 2、能发散、行气、行血的药味是

A、辛 B、甘 C、酸 D、苦 3、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药味是 A、辛 B、甘 C、酸 D、苦

4、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关系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