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地震概论复习笔记_第7章 下载本文

◆扩散边界:如大西洋中脊、冰岛Krafla地裂和火山、东非大裂谷

◆汇聚边界:

·三种碰撞—洋陆碰撞;洋洋碰撞;陆陆碰撞 ①洋陆碰撞:海沟、消减带

特点:火山弧,陆壳迅速隆起,深源地震。 ②洋—洋碰撞:如环太平洋火圈 特点:火山弧,岛弧,大的深源地震。

③陆—陆碰撞:如喜马拉雅山脉

特点:两者都不消减;褶皱隆起;形成高原

◆转换边界:

·两板块相互之间作水平滑动的区域。

·1965年由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J. Tuzo Wilson提出。 ·把两段扩散边界(大洋中脊)连在一起。

·一般都在海洋,个别在陆地(如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 ·浅源地震。

·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在此作相互水平滑动,平均每年滑动5厘米。

◆地慢热柱:1963年,J. Tuzo Wilson(转换断层的发现者)提出地慢热柱学说,来解释板块内部的地震。 ·如:夏威夷火山链

·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J. Tuzo Wilson(1908-1993)是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

一。1930年代与Hess相识,并热衷于Wegner的大陆漂移和Hess的海底扩张学说。1963年提出地幔热柱说,1965年发现转换断层。

◆板块理论的地震学依据: ①地震空间分布的证据

(1)板块的划分和全球地震带的分布是一致的。地震带一般是连续的,且地震带一般是狭窄的。震中分布对划分板块是占很大权重的。

(2)海底扩张也告诉我们,全球大地构造运动是一个整体的活动体系。在海岭上,地震都是浅源的,活动水平较低,地震也较小,最大不超过7级,海洋板块从这里诞生。 (3)我们发现世界上的深源地震,几乎全部都发生在海沟地带,而且从海沟向大陆方向,地震有从深源向浅源变化的规律。贝尼奥夫带地震带和板块的俯冲带是一致的,海洋板块在这里消亡。 ②震源机制解的证据

(1)沿着大洋中脊发生的地震,其震源机制是正断层,类似于沿着东西方向扩张的走滑断层,这与形成新的岩石层出的海底被拉开的概念是一致的。

(2)沿着海沟-岛弧的板块俯冲带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应力由张性向压性过渡,这是板块俯冲并趋向消亡的重要证据。

(3)所谓转换断层,是海底扩张时,海岭上各段的扩张速度的差异,在差异较大的地方就要错开,这错开之处,就是所谓的转换断层。其所以是板块构造的证据,就因为它是地壳扩张形成海岭时的一种相关产物。 ③深部速度结构的证据

(1)在地下100-200公里深处,有一个低速层,又叫软流层。软流层的发现对于解释板块活动力源是有利的,因为低速层作为板块岩石层的下界为板块的移动提供料可能。 (2)低速层顶部的深度就是岩石层的厚度。洋中脊处的板块厚度只有0-10公里,而南美洲板块的厚度可达200-300公里。大陆板块厚,海洋板块薄。这是因为海洋板块一般很年轻,处于循环过程中。

第五节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地震活动性不仅指地震发生的频度,而且包括地震发生的能量和地点。 ·特大地震一般发生在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边界带上。 ·1900年来全球6次震级最大的地震:

·全球已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为8.9,相应的能量为10尔格。

25

地震震级的上限和地壳介质所能够积累的应变能有关。地震波能量和震级的通用关系为:

lgE?11.8?1.5M 式中E的单位是尔格,M指震级

·地震差1级,能量相差约30倍,差两级相差1000倍。 ·地震只在全球很少的个别地区发生,日本、意大利、智利、秘鲁及土耳其是地震十分强烈的国家。我国也是多震的国家,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西藏以及台湾历来是多

震地区。

·2011年日本311地震

·全球性的地震带有三个: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即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大洋中脊)地震带。

·大约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以及全部深震都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第六节 不同类型的地震

·地面震动:天然地震、人工地震、脉动(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构造地震(90%)、火山地震(7%)、陷落地震(3%) ·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 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地幔下部不会发生地震,因为非固态,而地震的发生需要在脆性物质中

·破坏性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6.5级以上的地震才会对人造成伤害。

第六章 地震仪及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 第一节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 第二节 现代地震仪

第三节 地震台与地震观测台网 第四节 地震定位 第五节 震级测定

·地震仪(seismograph)是一种可以接收地面振动,并将其以某种方式记录下来的装置。 ·仅记录地震波到达时间的仪器只能叫验震器。

第一节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

·公元132年,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利用摆的惯性原理。灵敏度很高,据史料记载,候风地动仪曾接收到震中在陇西、而洛阳人未曾感觉到的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 ·候风地动仪不应该算作地震仪,只能是验震器。原因如下: ①没有时间记录;

②即使地面震动晃动地动仪内的摆,摆的方向也不一定能惟一地显示出震源方向。

第二节 现代地震仪

·1880—1890年,访日的英国人约翰·米尔恩、詹姆斯·尤因和托马斯·格雷,在日本研制出记录地震动随时间变化的第一架具有科学意义而且较为实用的地震仪。 ◆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现代地震仪的原理依然是利用惯性。

·常见的地震仪一般由拾震器、放大器(换能器)及记录系统三部分构成。 ·地震图也被称为地震记录。

第三节 地震台与地震观测台网

◆地震台:是指利用各种地震仪器进行地震观测的观测点,是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层机构。

·很久以前的地震台多是建在天文台附近,因为可以获得准确的时间。 ·由于米尔恩对地震观测的贡献,他被称为现代地震学的奠基人。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简称北京台)的前身是鹫峰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是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1930年开始记录,1937年因日军大举侵略中国而被迫停止运行。1955年,地震台改建在北京西郊白家疃。1983年5月北京台被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确定为中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示范性数字地震观站。 ◆地震观测台网:是由各级地震台、 站所构成的观测网络。

第四节 地震定位

◆三角测量法:通过直接的三角测量发现震中的位置。

·利用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分别估算出3个地震台的震中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