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复习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下载本文

.

与M相连时形成电解池,X为硫酸,实质是发生电解水的反应,H2O被消耗掉,则硫酸浓度增大,pH减小,错误;D项,电解NaCl溶液,石墨是阳极,阳极反应式:2Cl--2e-===Cl2↑,错误。 答案 A

9.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⑤需用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液 ⑥需用硝酸银溶液为电镀液 A.①③⑥ C.①④⑤

B.②③⑥ D.②③④⑥

解析 在铜片上镀银时,需将铜片接在电源的负极上,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用硝酸银溶液作电镀液。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 答案 B

10.下面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在反应过程中只生成NO2气体 B.装置Ⅱ开始阶段铁丝只发生析氢腐蚀 C.装置Ⅱ在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氢气

D.装置Ⅰ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

解析 装置Ⅰ中,铁被浓硝酸钝化,铜与浓硝酸反应,在这种条件下,铜作原电池的负极,铁作正极,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随后铁作负极Cu作正极,稀硝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NO,

.

.

金属过量,故反应结束时溶液中既有Fe2+,又有Cu2+。因为装置Ⅱ中充满氧气,一开始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导致左边液面上升,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发生析氢腐蚀。 答案 C

11.(2016·一测)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种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的pH会增大 C.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D.纯净的KOH溶液从b口导出

解析 阳极区为粗KOH溶液,阳极上OH-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A项正确;阴极上H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O+2e-===H2↑+2OH-,阴极区附近溶液中c(OH-)增大,pH增大,B项正确;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C项错误;阴极区生成KOH,故纯净的KOH溶液从b口导出,D项正确。 答案 C

12.常温下,NCl3是一种黄色黏稠状液体,是制备新型水消毒剂ClO2的原料,可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Cl3。下列说确的是( )

.

.

A.每生成1 mol NCl3,理论上有4 mol H+经质子交换膜向右侧向左侧迁移 B.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气体M

C.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4+3Cl-6e===NCl3+4H D.电解过程中,质子交换膜右侧溶液的pH会减小

解析 A项,由NH+4→NCl3,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知,NH+4中N由-3价升高至+3价,每生成1 mol NCl3,理论上有6 mol H+由质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阴极区)迁移,错误。B项,M是氢气,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错误。

--+C项,石墨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H+4+3Cl-6e===NCl3+4H,

正确。D项,电解过程中,质子交换膜右侧溶液中c(H+)减小,溶液pH增大,错误。 答案 C 二、填空题

13.(2015·期末,17)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电化学相关知识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将开关K与a连接,则乙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结束后,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决定在乙电极表面上镀下列金属中的一种以防止铁被腐蚀,正确的选择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

.

A.Cu C.Sn

B.Zn D.Ag

(3)实验二:开关K与b连接,则乙________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实验二,下列说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溶液中Na+向甲极移动

B.从甲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反应在结束后,甲电极和乙电极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一定相等

(5)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二结束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发现________(填“甲”或“乙”)极附近变红。若标准状况下乙电极产生22.4 mL气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若剩余溶液体积为200 m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

解析 (1)K与a相连构成原电池,铁作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2)在Fe上镀的金属必须比铁活泼,所以选择Zn。(3)K与b相连构成电解池,乙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作为电解池的阴极。(4)A项,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错误;B项,甲极Cl-放电生成Cl2,Cl2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正确;C项,两电极生成的是等量的H2和Cl2,应通入HCl,若加入盐酸会引进H2O,使溶液浓度变稀,错误;D项,阴极Cl

放电结束后,OH-放电得到O2,错误。(5)乙电极是H+放电,所以该电极处

产生了大量的OH-,加入酚酞溶液变红;乙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nOH-n(e)=2n(H2)=2×0.022 4 L÷22.4 L·mol=0.002 mol c(OH)==

V-

-1

ne-0.002 mol-1

==0.01 mol·L,所以pH=12。 V0.2 L答案 (1)负 Fe-2e-===Fe2+ (2)B 电解(3)阴 2Cl-+2H2O――→2OH-+H2↑+Cl2↑ (4)B (5)乙 0.002 12

14.如图所示,E为浸过含酚酞的Na2SO4溶液的滤纸。A、B分别为铂片,压在滤纸两端,R、S为电池的电极。M、N是用多微孔的Ni制成的电极,在碱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