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教案 下载本文

A.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情形;

B.交通原则——适用于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也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为线性分布的区域;他认为,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的区域,交通原则的作用比市场原则大。

C.行政原则——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象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另外,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的山间区域内形成的以某一中心地为核心的自给区域,行政原则的作用较强。

D.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行政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市场原则作用明显。 三、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以德国南部为例。中心地分为7级;最低级中心地相距7km。 四、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

1、为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首次把演绎的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是对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一次大革命。他被誉为“理论地理学之父”。 2、为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4-2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1、前提假设:见P96。 2、图表简示。见P9―98。

3、抽象规律:每个中心地的吸引力是有限度的,超出其引力范围后,新的同一级别的新中心地就会形成;

4、最终会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呈六边形结构的经济景观。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见教材P99-100。

§4-3 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一、贝利和加利森的中心地模型

1、门槛人口: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获得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2、门槛人口类似于克里斯塔勒理论中的商品供给范围的下限,但门槛人口更便于实际操作。这是一种改进。

3、他们通过计量的方法,得出如下结论—— P=A(BN) 其中,P为中心地的人口;

A、B为参数;

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

当N=1时,P值即为门槛人口。

4、美国一些行业的门槛人口:

17

A.加油站:200人; B.小 学:300人; C.教 堂:250人; D.理发店:400人; E.牙 医:410人; F.律 师:510人。

可见,门槛人口大的中心职能,供给的市场区域范围也大,通常在等级高的中心地分布;相反,则在等级低的中心地分布。

∴中心职能的等级性可以反映中心地规模的等级性。 二、中心地的等级性

城市序列法则——

Pr=P1/rn

其中,Pr为r级城市人口;

P1为首位城市人口; r为城市等级数; n为参数。

贝利等人证实,中心地等级性是存在的,但一个国家或一个大区域存在着中心地规模的连续性。

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中心地是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的产物。 ∴中心地M→M+1或M→M+1. 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

1、中心地职能存在的必要条件:提供的服务≥最小的必要服务量(门槛服务量)。 2、在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中心地职能在较小的范围内服务即可达到门槛值;相反,在较大的范围内才可达到门槛值。 3、故区域内同类职能的中心地,在人口密度高的区域密布,在人口密度低的区域稀疏。

§4-4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1、集市:指农村的定期市场。

2、集市的特征:一般具有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能性。

3、斯坦的集市区位理论 见图P105:4-11。

图中虚线表示门槛值,即下限;实线表示上限,即商品的可供范围。 若下限>上限,则需巡回销售; 下限<上限,定点销售即可。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1、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见教材P105-107); 2、中心地理论在日本的区域规划中的应用(P107); 3、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P108)。

【问题讨论】

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系统中,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18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分为几级?为什么?

什么说廖什理论中的经济活动丰富扇形区/贫乏区比克里斯塔勒的均匀分布更加合理? 分析人口密度与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教后心得】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企业增长的动因和空间轨迹;○2企业空间的演【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

3公司组织的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 变模式;○

1企业增长的动因;○2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3企业空间的演变模式。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例举法。 【教学内容】(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二)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三)公司组织结构及其空间特征。

【讲授纲要】

§5-1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 公司一词,我们已经不陌生了。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100个最大的经济单位中,一半是国家,一半是公司。1997年,全球年收入在1000亿美元的大公司有10家,而世界上绝大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低于1000亿美元。——富可敌国。 ★ 中国的海尔集团已成为最大的公司;北京的同仁堂将在海外开设100家分部。 ★ 本书主编乃是研究公司地理的学者,上海华东师大的杜德斌也是研究公司地理的。

一、企业增长的动因及战略

1、企业增长的动因 A.实现规模效益:

1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是获取效益;减低成本是获取效益的有效途经之一。生产○

中的成本有两种: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市场规模,则可以减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带来更大效益。这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的效益,即为

2P115规模效益。为了获得规模效益,企业则要扩大规模。此乃企业增长的动因之一。○

图5-1是汽车工业不同部件的效益规模。 B.实现交易内部化:

1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研究表明,多数公司的早期扩张,是企图

2实现对供应和市场的控制。——其战略意义是减少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活动,要比这些活动由多个企业进行更为有效,这样,企业则要去实现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是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C.技术优势的发挥:

1一般说来,由于市场不完善,技术的价值很难在市场的交易中实现,而企业使○

2新技术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而只有大有关技术在企业内部使用则可获取较大效益;○

规模生产才能支持。 D.来自竞争的压力:

1发展了,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企业要长期生存,企业必须发展。——○

2发展了,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不被对手击败。 业的支配地位;○

19

E.与管理者和企业行为有关:

1可以为管理者带来成就感;○2企业扩张可以从方获取资本,减少风险。 ○

2、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A.增长战略:一体化扩张;多样化扩张。

B.一体化扩张:横向/水平一体化——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张及现有产品份额的扩大(早

期);

纵向/垂直一体化——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后向)和下游(前向)

生产阶段扩展(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

C.多样化扩张: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要素的防范意识。

P118,战后,美国的多样性扩展情况。“东方不亮西方亮”。大学生的厚基础,宽

口径要求。萨根的生物学研究。?? 二、企业的空间扩张

1、企业空间增长过程

A.由近及远进行扩张;企业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进行扩张。——就近建厂,了解情

况,新旧厂之间便于联系,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展开。

B.不同增长形式的空间扩张:内部增长——常具规划性;外部增长——规划性差。兼

并企业中,从近处开始。远交近攻——商场如战场。 2、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分为三个阶段,见P120:图5-3。 3、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A.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

接触扩散——源于一点的地理扩散。如,疾病的传播、建筑风格的扩散、现代媒

体产生之前的技术传播、城市对农村的影响、城市化的近域推进、方言传播、生活习惯的扩散等。具有距离衰减效应,扩散过程表现为S形。

等级扩散——具有跳跃性扩散之特点。如,价格昂贵的消费品的扩散、时装的阶

层流行、新思想/技术首先在大城市扩散等。

B.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接触扩张——较为常见,在服务型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如P117美国洛氏装修公

司即是。

等级扩张——不考虑市场距离远近,首选进入都市区,而后进入次一级城市??。

如P117世界著名销售商LVM即是。

C.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 通道扩张——人际关系通道、机构/体制通道、生产通道(由生产/服务之间的关联引起)、距离通道(由地理区域的邻近性引起)等。

§5-2 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1980年提出。源于对英国酿造业的研究。反映众多小公司通过合并而引起空间组织变化的过程。

假设前提:人口规模不同。 见P120:图5-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