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 下载本文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 > 2867 7□00>7240 646 > 6□2 □49 > 413 □21 > 201 4293 > 4□63 15+7< □+7 20-20÷5 > □-20÷5 (2)找规律,填一填。 596、597、( )、 ( )、( ) 1720、1730、( )、( )、( ) 5000、5100、( )、( )、( ) 1360、2360、( )、( )、5360、( ) 2130、3240、( )、( )、6570、( ) 9999、8888、( ) 、( ) 、5555、( )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你有什么收获? 第9课时 近似数

主备人: 时间 :2014.2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材第91页例10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工具: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讨论有关数字的话题。前两天有个城市举办了全民运动会。这是电视台有关这场运动会人数的介绍。 出示例10的主题图

师:电视台主持人说“有9985名运动员参加本届运动会,”看电视的观众说“将近10000人”,那么,参加运动会的到底是9985人还是10000人呢?为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是9985人,因为主持人告诉人们就是9985人,“将近10000人”意思是快要接近10000人,9985正好是接近10000的数。 师:我们把9985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0000这个数和9985差不多的数 13 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

就叫做9985的“近似数”。 边说边板书:

准确数 近似数 9985 10000

5.师:我们知道,准确数更为精准,那么近似数有什么优点呢?

引导学生通过9985和10000这两个数字的比较,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住。 课件出示:

育英小学的人数是1992人,约是( )人。 让学生先独立填填,在与同桌交流 7.师: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学生汇报自己填写的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近似数是2000.因为1992接近2000.

近似数是1990.因为1992和1990只相差2.

8.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一种写法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

师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的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因此“1992”的近似数可以取“2000”这个数。在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用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你能举出一些近似数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爷可以补充一些以打开学生思路,并提醒学生留意生活中用近似数时的表达方法。如:

我国有13亿(多)人。 这本书有500页(左右) 牧场里的羊(约)1000只

这些小圆点(差不多)有9000个.........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础练习

(1)课本9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并说明理由 (2)课本93页第5题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并说明理由 2.当堂达标

(1)红星电影院有1948个座位,约是( )个。 A. 1000 B. 1500 C. 2000

(2)图书馆里新购买了一些故事类的图书,花了( )元, 大约是3000元。

A. 1985 B. 3025 C. 3998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第10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主备人: 时间 :2014.2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材第95页例11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4 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精神和与学生积极合作的意思。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整千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整百、整千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计数器、算盘、数位顺序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比赛:男女同学做题的正确率。

60+20= 12+27= 73-30=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说一说 问: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 (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3)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3.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一共花多少钱?各自进行并汇报 板书算式:2000+1000=( )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

板书算式是:2000-1000=( ) 想一想:( )个百加( )个百是( )个百,也就是( );( )个千减( )个千是( )个千,也就是( )。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

用这些整百、整千数来进行一次编题口算的活动 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整百、整千的数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2人一组,从整百和整千数中任意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2.出示900+600= 9000 +6000= 1500 -600= 1500- 600= 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 集体校正 3、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4. ○里填上“> ”、“< ”或“ = ”。

20 +80 ○40 +60 5800- 800 ○3600 - 3000 130+ 70○200 +20 700 -90 ○ 700- 80

15 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

1200 -200 ○1000+ 200 500 -50○ 400 +50 90 +50 ○200 -60 90 -60 ○100 -70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新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 第11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主备人: 时间 :2014.2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材第95页例12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 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整千的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整百、整千的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计数器、算盘、数位顺序表格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

40+50= 90-60= 90+10= 80-50= 60+30= 100-70= 20+70= 10+90= 60-20= 90-40=

2.填空

(1)80里面有( )个十;150里面有( )个十。 (2)500里面有( )个百;1300里面有( )个百。 (3)4000里面有( )个千;10000里面有( )个千。 (4)2000里面有( )个千,2000里面有( )个百。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师:现在我这儿有3个数:80,50,130.你能用他们编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的算式题吗?

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板书

80+50= 130-80= 130-50=

2.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道加法,80+50等于多少呢?谁能说说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1)8个十加5个十就是13个十,就是130. 因为8+5=13,所以 80+50=130

师:开动脑筋,再想想130-80的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由80+50=130推算130-80=50.

13个十减去8个十是5个十,即50.

16 个人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