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一)延续分苹果的情景,师:大象伯伯是这样分的。课件出示:12个苹果平均分给4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分( )个?学生汇报

(二)比较:与刚才的分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小组交流——互动评价

教师小结:虽然采取的分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每份同样多,也是平均分。

三、 巩固练习

1、找一找生活中包含分的例子 2、练习二第5、6题 3、我是小小设计师

师:六一艺术节,我们班要选16个同学参加朗诵。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想一想每( )个站一排,可以站( )排。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探讨。

四、总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3课时: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我能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教学重点: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法和学法:引导法、讲解法、操作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 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

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出示目标: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 “-”、“×”,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 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12÷4=3。

师: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师: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