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外来物管理规定 下载本文

包括跑道边灯以内的区域。

4.1.1.2 每日应当至少对滑行道、机坪、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地区、飞行区围界、巡场路巡视检查一次。每季度应当对跑道、滑行道和机坪的铺筑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步行检查。当道面破损处较多或者破损加剧时,应当适当增加步行检查的次数。

4.1.1.3 在跑道、滑行道或其附近区域进行不停航施工,施工车辆、人员需要通过正在对航空器开放使用的道面时,运行保障部应当增加道面检查次数,及时发现并排除外来物,确保不因外来物影响飞行安全。

4.1.1.4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增加巡视检查的次数或立即进行一次检查:

1)跑道道面出现破损; 2)接到航空器轮胎扎伤报告; 3)出现暴雨或强风天气; 4)雨后遇连续高温天气; 5)其它需要立即检查的情况。

4.1.1.5 对铺筑面的每日外来物检查应当至少包括: 1道面清洁情况,重点检查可能被航空器发动机吸入的物体,如损坏道面的碎片、嵌缝料老化碎片、石子、金属或塑料物体、鸟类或其他动物尸体、其他外来物等;

2道面损坏情况,包括破损的板块、掉边、掉角、拱起、

错台等;

3雨后道面与相邻土面区的高差; 4灯具的损坏情况;

5井盖完好情况和密合程度等。

4.1.1.6 对铺筑面的每季度外来物检查应当至少包括: 1嵌缝料的失效情况;

2道面损坏位臵、数量、类型的调查统计(含潜在的疲劳损坏、裂缝、龟裂、细微的裂缝或断裂,并最好在雨后检查);

3道面与相邻土面区的高差。

4.1.1.7土面区的每日外来物检查应当包括: 1草高情况;

2是否有危及飞行安全的物体、杂物、障碍物等; 3土面区内各种灯、井基座与土面区的高差,土面区沉陷、冲沟、积水等情况;

4航空器气流侵蚀情况;

5允许存在的障碍物的障碍灯和标志是否有效。 当出现大风及其他不利气候条件时,应当增加对飞行区的巡视检查次数,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影响运行安全时, 应当及时报告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并发布航行通告。

4.1.2机坪区域

4.1.2.1机位安全线附近

1航空器入位后,为航空器加油、配餐、客货舱清洁、货物装卸等各类地面保障车辆和人员在机位安全线内集中保障作业,易产生外来物;性能不佳的保障车辆易将损坏的零部件掉落在此区域;行李标签和拖轮会从行李上脱落掉入机门或夹在舱门,夹在航空器舱门的杂物会从舱门落入下一机场的机坪,形成外来物;

2航空器滑出或推出前、各保障车辆撤离后,此时的机位是处于外来物最多、风险最大的时候,飞机在滑出或推出时轮胎扎到外来物的可能性最大;

4.1.2.2机坪滑行通道。因风力或航空器发动机尾流作用,易将机坪产生的外来物吹进该区域。此外,机坪滑行通道上的助航灯具易被保障车辆损伤形成潜在的外来物。

4.1.2.3机坪的施工区域。施工车辆掉落的施工材料或检修人员遗落的维修工具、个人物品等。

4.1.2.4机坪服务车道。此区域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易产生破损,途径的保障车辆易掉落零配件或装卸物品等。

4.1.2.5车辆设备停放区和机位作业等待区。航空器入位前,为航空器保障作业需要的车辆、设备、集装箱、行李和拖车拖盘、人员在此区域聚集,易产生外来物。

4.1.3行李和货物装卸区

4.1.3.1行李装卸设备。行李装卸传送带易聚集外来物,行李拖盘和拖车易掉落零部件。

4.1.3.2货物包装。捆扎货物的绳索和塑料包装、货物舱单等轻质物品。

4.1.3.3外来物防护栏。应定期清理用于阻拦杂物的防护栏。

4.1.4航空器货舱

清洁状况较差的航空器货舱内易存在大量垃圾、碎片,这些垃圾和碎片在装卸货物时会掉落到机坪上形成外来物。航空器运输企业应定期对货舱地板进行保洁清扫。

4.1.5航空器维修区

航空器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和物品以及产生的垃圾,如铆钉、螺栓等,一旦被无意留下,即成为外来物。 4.2外来物巡查

4.2.1.1外来物巡查的要求。运行保障部应在白天对航空器活动区域进行动态巡视检查,此外,还应进行例行的夜间检查,夜间检查宜安排在航班间隙或机场跑道开放前检查。

4.2.1.2巡查的内容与频率。对各类道面、土面区、铺筑面的检查内容与频率应当符合《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相关条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