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下载本文

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一、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 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 4、 政治经理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三、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四、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遗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差异对人的人生发展有一定

的影响,具有可塑性

2、 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4、 学校教育:在人的人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原因有:学校教育是有目的、计划、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他规

定人的发展方向;通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效果好点;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给人影响比较全面和深刻。

五、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的知道。

六、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

基本组成部分

七、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1、 观察法: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

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可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2、 调查法: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去的的第一手资料进行

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实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有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发 3、 历史法:通过考察实物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4、 实验室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者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的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

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

1

性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八、 课程的类型

1、 从课程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2、 从对学生学习要求角度来分:必修课、选修课

3、 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来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 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九、 课程内容

1、 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 课程标准 3、 教材

十、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 体验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十一、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 初中结算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 3、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

技术教育)

十二、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十三、教师观

1、 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 2、 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

3、 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十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 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十五、教学特点

1、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 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

2

3、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十六、教学的意义

1、 教学是传授系统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势

2、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一教学为主

十七、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事教学的首要任务 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十八、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 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引导性 5、认识的简捷性

十九、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想同意的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两者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并间接的

去体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两者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

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两者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历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两者关系: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为他们积极学习知识奠定基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二十、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 激发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二十一、备课的要求

1、 做好单方面的工作,即三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 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二十二、上课是教学工作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 1、 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 表达清晰 5、 组织严密 6、 气氛热烈 7、 板书有序 8、 态度从容

3

二十三、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1、 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相

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作业分量要释放、难易要适度

3、 布置作业要想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二十四、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1、 观察法

2、 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评定学生成绩的最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标准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3、 调查法 4、 自我评价法

二十五、学生学业评价的要求

1、 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

2、 方向明确,要向学生之处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这事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 3、 鼓励学生创新

二十六、教师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 1、 备课 2、 上课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 课外辅导

5、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二十七、中学教学原则

1、 直观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

形式的而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有实物直观、摸象直观、言语直观。

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2、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

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活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3、 巩固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 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 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 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寄出知识和技能技巧,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 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

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方式的进行教育额,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活的最佳发展。 要求: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 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 书本知识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育鳄鱼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事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