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太阳几点升起 下载本文

冬至太阳几点升起

【篇一:一天中太阳入射角变化及其计算方法】

太阳入射角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 地面上,以向东为x+,向北为y+,向上为z+,纬度为\\theta,天球半径取为1,则北极星位置是

(0,cos(\\theta),sin(\\theta)).以北极星为y1+方向,仍然以向东为x1+方向,那么,x,y,z与x1,y1,z1的换算关系为

x1=x,y1=cos(\\theta)y+sin(\\theta)z,z1=cos(\\theta)z-sin(\\theta)y.太阳在一天的t时刻(以太阳日为单位,0:00点为0)的x1,y1,z1坐标为,(cos(\\alpha)*cos(2\\pi*t-0.5\\pi),sin(\\alpha),cos(\\alpha)*sin(2\\pi*t-0.5\\pi)),化为x,y,z得 x=cos(\\alpha)*cos(2*\\pi*t-0.5*\\pi)

y=cos(\\theta)*sin(\\alpha)-sin(\\theta)*cos(\\alpha)*sin(2*\\pi*t-0.5\\pi) z=cos(\\theta)*cos(\\alpha)*sin(2*\\pi-0.5*\\pi)+sin(\\theta)*sin(\\alpha) 入射角=arccos(z) 太阳方位角

太阳方位角即太阳所在的方位,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可近似地看作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直线在阳光下的阴影与正南方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该地作垂直于地心的地表切线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定义

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其实是角度!) 太阳高度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能数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用h来表示这个角度,它在数值上等于太阳在天球地平坐标系中的地平高度。 如何得出某地某时的太阳高度角 一般时间 正午时间

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时角为0,以上公式可以简化为:

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得 因此, 具体计算

同一时刻,下列各观测点,报告的太阳高度角度数如下: 太阳赤纬的算法

上述式子中都涉及太阳赤纬,太阳赤纬的算法如下:

由于太阳赤纬角在周年运动中任何时刻的具体值都是严格已知的,所以它(ed)也可 以用与式(1)相类似的表达式表述,即: 这里t又由两部分组成,即 t=n-n0 (3)

式中n为积日,所谓积日,就是日期在年内的顺序号,例如,1月1日其积日为1,平年12月31日的积日为365,闰年则为366,等等。

(式中int表示取整数部分,例如int(3.25)=3) 示意图

--------------------★==这代表太阳 --------------------|-\\ --------------------| --\\ --------------------| ----\\ --------------------|------ \\ 太阳直射点==|--------\\==这个角就是太阳高度角

________________(测量点)___________________==地平面 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

【篇二:冬至 和 太 阳】

冬至 和 太 阳

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汉朝冬至,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篇三: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氩和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夏天比冬天 。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 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 第二章辐射

一、名词解释题: